澳委員倡加強冀澳愛國教育交流
【本報駐北京記者鐵怡石家莊六日電】全國政協委員、澳區河北省政協委員何潤生,今日與澳區河北省政協常委陳振豪,委員林玉鳳、孫耀宗、梁嘉明、楊駿向大會提交聯名提案,提議進一步加強河北與澳門的愛國教育交流合作。
提案指出,由於河北和澳門各自擁有不同的人文優勢和資源,應有廣闊的交流合作空間。
組織教學培訓
提案建議:一、進一步加強冀澳兩地人員的交流合作,深化愛國教育的成效。河北與澳門的人文交流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斷發展,合作領域日益拓寬。為貫徹《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精神與要求,要深化兩地教育的交流合作,推進冀澳青少年學生的互動與學習,並組織開展教學專業培訓專案,加強冀澳教學人員對於國情的準確認識和理解,以靈活的方式融入日後教學活動當中。同時,應當鼓勵冀澳兩地的專家學者開展更多關於愛國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為兩地愛國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打好根基,也為澳門建設愛國愛澳教育基地的構想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
推動文產經濟
二、研建平台孵化愛國及文化傳承的產業,共促兩地經濟多元化。文化產業是民族思想的重要傳播載體,它對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以及愛國情懷具有獨特的優勢。從世界各國的經驗看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也必然會推動文化產業實現經濟效益。因此,河北與澳門可以共建文化交流的中心和平台,通過開放共用、有機整合兩地的文化資源,進一步引導愛國主義和中華文化的輸出,吸引更多的青年探索愛國及文化傳承產業,並最終推動兩地的特色文化產業鏈的升級與發展,助力兩地的經濟多元化發展。
說好中國故事
三、發揮澳門視窗作用對外說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民族的精神。人文交流是夯實中外關係民意基礎,以及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準的重要途徑。因此,要充分把握好澳門作為中葡視窗所發揮的功能,用好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旅遊資源和吸引力,提升河北人文典故的知名度,發揮更好的愛國教育功效;同時,也要通過澳門與葡語系國家的橋樑和連結,向更多國家和地區說好河北的故事、中國的故事,以及展示我國各族人民致力維護國家統一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