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中國城市化2.0成經濟發力點
【路透社北京六日電】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周一表示,二○年中國宏觀逆周期政策力度不減,經濟小周期築底溫和復甦,中國城市化2.0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經濟的重要發力點;伴隨中美經貿摩擦進入短暫的緩和階段,將有助重塑企業信心、再庫存。
至於中美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對匯率的影響,摩根士丹利中國市場策略師王瀅表示,在二○年預期人民幣相對美元小幅走強,預計二○年底官方匯率到6.85。
邢自強在媒體分享會上分析,二○年全球經濟復甦將主要來自新興市場,從整體看,海外的逆全球化脫鈎風險、中國國內的人口老化、經濟增長潛力下行的風險並不會因為短期的小周期的復甦而改變,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繼續推進,貨幣政策則保持穩健調節。
“短期看,現在在觸底小周期回升的通道裡,但更重要的可能是中長期困擾着中國經濟幾個挑戰。”他稱,挑戰主要包括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海外環境從全球化紅利變成逆全球化甚至脫鈎,中國過去享受到的產業鏈、科技鏈的知識外溢效應對經濟增長(GDP)的推動作用還有多大。
建智慧城投資軟基建
他表示,城市化2.0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發力點,尤其在打造智慧城市領域方面,未來十年的投資可能更多是軟基建、數位類資訊基礎設施的投資。如果實施這些策略、結構性改革和科技新一代的基建投資做到位,可能到三○年會出現五個平均人口達1.2億的都市圈、城市群。
具體而言,基建投資過去八橫八縱鐵路幹線網已建完,現在建的是“毛細血管”,高速通勤鐵路的投資也較多,接近一年1萬億,預計中國城際鐵路發展會從當前2,000公里上升到三○年1.7萬公里。5G周期總投資的量級是差不多3萬億,可以説明打造智慧城市、數位城市。
邢自強表示,從過去兩年中美貿易戰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降低,但中國對全世界出口的市場份額一點沒有變,還是保持很強競爭力,從全球FDI(實際使用外資)外商直接投資流向,可看到並沒有出現大幅度此消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