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更多行業及市民需求
施家倫:消費卡上限宜寬不宜緊
【本報消息】政府昨日公佈水電費補貼擴至企業商號,但設補貼上限,涉及約三萬多戶。議員施家倫認為政府聽取各界意見推出補貼,是“暖企”的體現,有助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減輕疫情期間的運營負擔。
家庭補貼應設上限
至於住戶水電費補貼則無設上限,施家倫表示,根據經驗,居民於三至五月較少開冷氣,過往政府的電費補貼計劃基本都能夠滿足普通家庭的電費開支,相信新增補貼部分金額不會太多;但亦建議政府可考慮設補貼上限,同時呼籲合理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涉及開支二十二億元電子消費卡擬於五月起可使用。施家倫相信在疫情之後可以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但不少中小企擔心,從居民的消費偏好來說,能夠惠及多少行業尚需觀察。
他建議電子消費卡在消費上限、行業門類方面宜寬不宜緊,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滿足市民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照顧到更多行業。
多元補助刺激經濟
施家倫又指出,現時疫情仍在發展,特別是國外感染人數不斷增加,環球疫情日趨嚴峻,預計對本澳經濟衝擊將更大,時間會更長。政府目前在支持居民抗疫及關注基層民生方面有較系統的措施,但是企業亦是社會經濟中最為重要的部分,而穩企業才能穩就業。他建議政府應推出更多元的短期補助措施,透露更多後續的刺激計劃,以增強業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