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技術研發獲認同
中醫藥近年在世界範圍備受認可。由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教授李銘源自主研發,帕金森氏症的解藥“益智素”,成功引起海內外的藥物研究機構關注。李銘源表示,二零一四年在時任葡萄牙總統席爾瓦的見證下,該校與葡萄牙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正式展開中醫藥方面合作,並就“益智素”的新研發達成技術轉移共識,這有助“益智素”開發成產品打進歐洲市場。
李銘源介紹,市場上仍未有預防和抑制帕金森氏症效果理想的健康產品或藥物。澳大團隊花了九年時間,經歷多代師生努力,從我國“四大南藥”之一的益智仁中發現了活性“益智素”,研究結果發現其具有潛力減緩帕金森氏症病情惡化,為病患帶來新曙光。目前,澳大的“益智素”已成功申請專利,未來會繼續進行更多臨床實驗,把“益智素”開發成藥物。
產學研工作向來是多管齊下,在去年的第四十七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李銘源及其團隊研發的“基於微流控技術的斑馬魚篩選系統”,成功獲授“評判特別嘉許金獎”。
李銘源表示,斑馬魚有著獨特的生物和生理特徵,是一種理想的大規模藥物篩選模型。該獲獎項目將微流控芯片和斑馬魚相結合,為研究提供全新的高通量篩選技術,能同時全自動處理二百多條魚的檢測,提高了成本效益,縮短了研發周期。
李銘源指出,該系統可應用於現代中藥創新產品研發和中藥質量控制、食品質量監控和環境監測等領域,市場對其需求相當大,期望可盡快將該技術成果推向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