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篩查系統為抗疫獻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教授張康團隊早於疫情初期便研發“面向新冠肺炎的全診療流程的智慧篩查、診斷與預測系統”,可對大量“疑似”肺炎病人快速篩查、輔助診斷和住院臨床分級預警,實現對病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為抗疫注入力量。
張康介紹,該系統基於五十萬份臨床影像學大數據等,開發針對胸部CT和X-ray的新冠肺炎AI輔助診斷系統。相比人工閱片,該系統有三大優勢:首先是快速、準確地診斷新冠肺炎。有經驗的影像科醫生閱完一個患者的胸部CT圖像需約十五至二十分鐘,系統可在二十秒內完成檢測及診斷過程,且診斷準確率達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以上。
其次,系統還具病情嚴重程度分級和重症危重症預測功能,可對胸部CT圖像每一層面的小結節、磨玻璃影和實變進行自動識別、標註及定量分析,通過患者的吸氧頻率、血氧飽和度、酸鹼平衡、肝功能、凝血功能等,綜合預測病人發展為重症、危重症的概率和時間,有利醫生及時干預,降低患者死亡率。還能協助醫務人員進行藥物效果評估,指導用藥,包括對同一位患者用藥前後的CT圖像對比分析,通過定量計算病人在用藥前後的變化,判別藥物是否有效,指導臨床用藥。
他指目前該系統已在中國科學院國家生物資訊中心雲平台線上部署,開放後在短時間內,系統已被下載逾三百萬次。另外,系統亦配送至其他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厄瓜多爾、伊朗和伊拉克等。團隊將不斷發展和完善基於AI的醫學影像學技術體系,擴大臨床適用範圍,開發成多種傳染性疾病的有效輔助診斷工具,推動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長遠發展,造福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