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11月01日
第A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粵擬五年建成綠色經濟體系

廣東生態環境持續提升

省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公佈

粵擬五年建成綠色經濟體系

省政府最新公佈《廣東省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提出,目標是二○二五年廣東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建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清晰合理,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能源資源配置更合理、利用效率穩步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安全屏障質量進一步提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基本建立。

本報記者 鳴戈 報道

規劃透露,“十三五”規劃時期廣東環境質量提升。去年全省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二,空氣質量六項污染物連續六年全面穩定達標,PM2.5濃度下降到廿二微克/立方米,優於世界衛生組織過渡期第二階段目標值,較二○一五年下降百分之三十點三。

保護生態空間

廣東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重點之一是優先保護生態空間。一是整體改善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增強生態產品供給功能;因地制宜安排農業空間;統籌協調城鎮空間,體現良好城市區域空間形態,支撐科學合理美麗國土空間格局。

二是合理劃定海洋生態空間與海洋開發利用空間,統籌海洋生態保護、資源開發和空間利用。同時要加強陸域和海域空間分類管控,處理好開發建設與保護的關係,陸域生態空間要嚴格保護、加強修復,海洋空間要堅持保護為主、適度開發。

三是要構建廣東“一鏈兩屏多廊道”的國土空間保護格局。構建以沿海防護林、濱海濕地、海灣、海島等要素為主體的南部海洋生態保護鏈,加強陸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

首先是加強以南嶺山地為核心北部環形生態屏障及珠三角外圍生態屏障整體保護,強化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其次以重要河流水系和主要山脈為主體生態廊道保護和建設,形成通山達海生態廊道網絡系統。

再有加強廣東重要河口、海灣、海島以及紅樹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統籌以東江、西江、北江、韓江、鑒江等骨幹河流水系為主體的生態廊道網絡體系。

分區管控環境

重點之二是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強化空間引導和分區施策,構建與“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空間格局。

二是推動珠三角核心區優化發展。對標國際一流灣區,強化創新驅動和綠色引領,實施更嚴格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為此要築牢珠三角綠色生態屏障,加強區域生態綠核、珠江流域水生態系統、入海河口等生態保護,大力保護生物多樣性。

三是強化廣州、深圳“雙核”驅動作用,提升國際化、現代化水平,增強對周邊區域的輻射帶動能力,積極推動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等區域重大戰略平台發展。引導電子信息、汽車製造、先進材料等戰略性支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發展,推動已有石化工業區綠色化、智能化集約化發展。

2021-11-01 本報記者 鳴戈 報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53318.html 1 粵擬五年建成綠色經濟體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