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家具 重用減廢
市政署今起一連七日於各區設置六十個臨時大型廢舊家具收集站。收集站每隔一段時間設置,但被評祇有短期作用,平日市面棄置情況沒多大改善。《公共地方總規章》頒佈實施已十六年,由於處罰偏輕,缺乏阻嚇,當局應盡快作出修改。
《環境狀況報告二○一九》顯示,兩年前小城全年固體廢物棄置量逾五十五萬噸,創歷史新高。雖然法例規定,隨街棄置垃圾可被罰款六百元,然而要檢控“垃圾蟲”非易事,稽查人員亦不可能廿四小時監察。部分缺德者看準時機棄置,造成街頭巷尾尤其北區大型屋苑內,時見家具、電器等大型垃圾隨街棄置,影響環境衛生。
環保局前年第二季推出“翻新家具重用計劃”,翻新棄置於建築廢料堆填區的部分家具,再贈予有需要的社會機構、團體或個人。該計劃預計每月翻新六十件家具,民間給予好評。但當局自公佈首半年捐贈逾十件家具後,至今杳無音信。究竟成效如何?是否因疫情停辦?應向公眾說明。
早年本澳經濟向好,不論舊家具或舊電器,很多人寧可換新,都不願維修或翻新,間接增加堆填壓力。疫情下,失業率上升,部分人士生活壓力增加,對舊物有需求。“翻新家具重用計劃”是個好意念,應持續舉行;如條件許可,可與文創或環保人士合作,群策群力,令計劃更添意義。
悅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