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啟封核四時機成熟
【本報綜合報道】據香港中通社、中央社卅一日消息: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卅一日表示,當初封存台灣第四核電站(核四)是為待適當時機再啟封,沒有核電台灣容易面臨缺電、限電的風險,此議題已無需再行辯論。
台灣年底將開展四項“公投”,其中包括重啟核四議題。台灣地區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日前表示,興建核四已浪費新台幣三千億元,宣佈封存核四的人是馬英九,現在希望重啟的也是馬英九,顯示重啟核四是國民黨欺騙民眾的議題。
馬英九卅一日接受台媒採訪表示,過去決定封存核四的時候已有說明,封存的目的是為等到未來適當時機再啟封,現在正是啟封核四的時機。馬英九強調,過去兩年內台灣發生多次大停電,說明沒有核電台灣容易面臨缺電、限電風險,“這是不必再辯論的問題”。
對於過去同意萊牛(含瘦肉精牛肉)進口,現在反對萊豬進口,馬英九認為,由於台灣人對於豬肉的消費超過牛肉多倍,且台灣人喜愛瘦肉精易聚集的豬內臟,因此將牛肉與豬肉進行對比沒有意義。
柯批能源政策混亂
另悉,台北市長柯文哲卅一日針對年底四項“公投”提出看法,認為此次“公投”最大問題是變成中國國民黨與民進黨之間的意識形態對決,台灣社會需要的是討論、對話,理性解決問題。
對於“重啟第四核電站”,柯文哲表示,他自身對重啟核四持反對立場,但如果放棄核四,台灣缺電引發的相關問題要如何解決、產業政策要怎麼配合,當局都應出面講清楚。
柯文哲認為,“保護藻礁與建設天然氣接收站衝突”同樣暴露出當局能源政策的混亂,如果當局既不解決,也不解釋,就會變成執政傲慢。
有關“反萊豬”議題,柯文哲指出,當局應該做到源頭管理、明白標示,但民進黨將“反萊豬”說成“反美豬”,這是典型的政治操作,因為美豬並非等於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