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局勢料更趨動盪
當地時間十一月七日凌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綠區”內的總理官邸遭無人機襲擊。當時,三架攜帶了爆炸物的無人機施襲,其中兩架被安全部隊攔截並擊落。第三架擊中了總理官邸。伊拉克內政部稱,這是一次“恐怖襲擊”。
這次襲擊並未達到目的。總理卡迪米毫髮無損地出現在稍後的電視講話中,指責暗殺是“膽小鬼”的行徑。他呼籲民眾保持“冷靜和克制”,捍衛伊拉克的安全與主權。關於這場襲擊,伊拉克總統薩利赫形容是“政變的前奏”,他在推特上稱,“我們不能接受伊拉克將被拖入混亂和一場針對其憲法制度的政變。”
此事也在國際上引發關注,美國、英國等譴責了這次襲擊。美國總統拜登發表聲明:“我強烈譴責這起鎖定卡迪米官邸的恐怖攻擊,所幸卡迪米沒有受傷。”針對目前伊拉克正在調查該事件,拜登表示,他已指派他的國安團隊提供伊拉克政府適當協助。
這次襲擊事件的發生正值伊拉克政治敏感時刻。上個月伊拉克剛剛舉行議會選舉,由於對選舉結果不滿,一些政治勢力組織民眾示威遊行。十一月六日,示威群眾和政府力量爆發流血衝突。
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拉克總理卡迪米的住所遭受武裝無人機襲擊,從目前伊拉克的局勢看,至少有兩種力量可能發動襲擊。
一股力量是和伊朗支持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或者什葉派民兵背景的政治勢力有關。在今次大選中,有什葉派民兵背景的政治勢力受挫,很多方面懷疑襲擊事件是這股力量所為。但是也應該注意到,十一月五日,也就是襲擊事件之前,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的領導人曾公開警告稱,當前局勢非常敏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準備對敏感的目標發動無人機攻擊。與此同時,此次襲擊事件發生後,伊朗方面高層嚴厲譴責了這次襲擊事件。
第二股力量,有分析人士懷疑,此次事件有外國背景。實際上,對於目前的政治態勢,美國非常緊張。美國此前宣佈,年底之前,駐伊拉克美軍將結束戰鬥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拉克新的選舉之後,雖然有伊朗背景的力量受到挫折,但明確反美的力量“薩德爾運動”大獲全勝。在這樣的背景下,下一屆伊拉克總理的人選當然是美國方面極其關注的。所以有分析認為,這次襲擊事件也許是陰謀,不能排除美國是幕後黑手的可能。
二○二○年,美軍在“綠區”部署了“反火箭炮、火炮和迫擊炮”的防禦系統,以高射速攔截來襲的空中目標,然而這一系統卻在此次襲擊中“失靈”了。伊拉克聯合行動指揮部發言人哈法吉,就美軍防空系統“失靈”提出質疑,他表示正在與美方交涉此事。
現在的伊拉克已成為美國和伊朗角逐的戰場。在現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間點,實際上,美國和伊朗在伊拉克爭奪的鬥爭趨於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