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準備保順利復課
本澳防疫措施放開至今,染疫人數無可避免大幅上升,為避開疫情高峰,全澳非高教學校延長假期,至下周一復課。雖然不少師生在跨年期間染疫並康復,但仍有部分未“陽過”,為此須做好準備,確保順利復課。
隨着醫院急診室候診人數、社區門診求診人數雙降,商戶店舖陸續復業,疫情已進入平穩期,接下來的挑戰便是中小幼學校復課。教青局表示,至上周全澳約五至六成學生染疫,教師則有六至七成染疫,正陸續康復中,預計至下周一大部分師生均符合復課條件,不少學校亦對復課有信心。
當局昨公佈復課安排,師生每天回校前須完成上載抗原快測陰性結果,陽性不可回校,但去年十一月廿八日後曾感染新冠者除外。做法實事求是。本澳已染疫者不在少數,衛生部門表示康復後三至六個月,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機會較低。但仍有部分家長擔心校內師生“復陽”造成防疫漏洞。事實上,新冠病毒已流入社區,種種數據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的住院率、重症率、致死率都大幅降低。對健康沒有基礎病的人,一般在感染後一周內身體便逐漸康復,家長亦毋須過份擔心。再者,有專家指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復陽概率甚低。
復課初期的防疫工作宜緊不宜鬆,始終學校人群聚集,小學及幼稚園學生自理能力較低,抵抗力相對較弱,須加強保護。本輪疫情疑似在學校場所率先爆發,為免校園再爆疫,學校、師生及家長都應自覺遵守當局的復課防疫指引,包括紅碼師生不回校,每班同一天內新增陽性或確診達四人則該班停課五天等。師生不論是否“陽康”,在校期間仍需要戴好口罩,做好各項清潔工作,逐步恢復面授課堂,研議是否繼續考試抑或以其他評核方式替代。
待疫情進一步平穩,針對小幼學童在過去三年長期“戴罩”學習,影響學習成效尤其是言語表達方面,當局及教育界宜思索何時讓學童“脫罩”,循序漸進,重啟正常學習生活。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