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1月22日
第B02版:要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科普揭秘鼠兔原是一家

安徽模鼠兔復原圖(新華社)

科普揭秘鼠兔原是一家

據新華社南京報道:一月二十二日迎來農曆癸卯兔年。兔這種長着長耳朵、三瓣嘴、短尾巴的可愛動物,早已被大家熟知,進入兒歌、神話等多種文藝作品。不過,生物學上的兔究竟指甚麼?鼠、兔是不是一家?古生物學者和科普專家帶你“追兔尋源”,探索兔子的起源之謎。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張兆群介紹,在生物學上,兔是哺乳動物綱兔形目所有動物的總稱。這個類群有兩個現生家族:兔科和鼠兔科。鼠兔科動物耳朵又短又圓,樣子像老鼠,典型代表如伊犁鼠兔。兔科動物長着長耳朵,和大家印象中的兔子最為相符,典型代表有野兔、家養白兔等。

從生物形態學上看,兔形目動物都有兩對上門牙:在前排一對大門牙的後側還藏着一對小門牙。它們的上頜骨前部為類似窗格的很薄的骨頭,或一個大空腔。在已有兔形目各類群的跟骨上,科學家還發現有斜向穿過的小孔。

在大家印象中,兔子和老鼠都需要不斷啃嚙食物來磨牙,因此很可能是“近親”。在生物學上,現代生物分類學創始人林奈早在十八世紀就把兔、鼠一起列入嚙型動物。但到二十世紀初,又有古生物學者認為,兔和鼠在形態學、DNA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應該視為兩個不同的進化支系。兔、鼠是否同根同源,就此成為二十世紀動物學的一個爭論焦點。

六千五萬年前“分家”

直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國著名古生物學者李傳夔在安徽潛山發現了重要的動物頭骨化石,為解決這一爭議提供了關鍵證據。科研團隊在同一地層中發現兩種形態非常接近的遠古動物,並分別將它們命名為安徽模鼠兔和東方曉鼠。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展陳部主管賀一鳴表示,安徽模鼠兔和東方曉鼠生活在大約六千二百萬年前,是迄今發現最古老的接近兔形類、嚙齒類的祖先。從形態上看,這兩種動物除了門齒數量不同,其他的特徵都很接近。它們的發現,有力支撐了鼠兔同源的觀點。

“古生物技術的發展,為研究兔子起源提供了更多的證據。現在,分子生物學研究已經表明,鼠、兔兩個大類一起從其他有胎盤類動物中分化出來,直到六千五百萬年前才‘分道揚鑣’,各自走向演化之路。”張兆群說。

2023-01-22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40471.html 1 科普揭秘鼠兔原是一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