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5年02月12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文化生活)八十分鐘暢遊非遺之境

八十分鐘暢遊非遺之境

在儒勒 ·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中,八十天可以環遊地球;在多元文化共融的小城澳門,八十分鐘可以做甚麼?一場《澳門2049》即是答案。

對去年十二月中旬已開場的駐場大秀,我幾乎沒做功課,只從朋友圈不時刷屏的溢美之詞中,提煉出一個高頻詞:震撼。直到已連續秀滿一月有餘,我方在下班後匆匆趕去,赴一場老謀子(張藝謀)的“七年之約”。

一開場,耳膜便接受了來自花兒音樂高亢悠揚的按摩,舞台中央投影區黑白光影邊界分明,妥妥的高級感瞬間拉滿,打鼓男子揚起手臂時健碩的肌肉線條亦十分吸睛……傳統的非遺演繹配上最潮的科技狠活,一個轉場便碰撞出一幕視聽盛宴。不得不說,玩藝術,老謀子是個狠人,他總能出其不意將各種元素混搭於一體,透過製造“衝突”帶給觀者極具張力的視覺快感,跨界、誇張卻毫不違和。

雖不懂音樂,卻一直偏愛搖滾與民族風,於是,第二個節目開場那一嗓子呼麥,直接將我的思緒拉回馮小寧執導的《嘎達梅林》中。“我的男人,不能跪着死。”猶如烙印在腦中女主角牡丹這句台詞一般,馬頭琴的雄渾蒼涼之音亦讓我一“耳”愛上,彼時尚不識這傳統樂器為何物,只感慨究竟是什麼樣的琴聲,竟能讓我隨之陷入空靈的悲傷,無法自拔。這便是民族樂器的獨特魅力。

拋開光怪陸離的舞台效果與多重科技元素加持,整場秀的內核是對我國非遺項目的硬核展示。如今,不少談起流行音樂口若懸河的年輕一代,卻根本不懂得何為蒙古族呼麥,亦不明白緣何沒有文字的苗族能將動人古歌傳唱至今,更沒有聽過陝北說書人舌粲蓮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言不虛。作為著名國際化旅遊名城,多元文化在澳門街共存共融,將“七年之約”落子澳門不僅為本地新增一張城市名片,亦能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傳統非遺項目,可謂“老謀”深算。

散場後,皮囊已隨人流挪出劇院,心卻意猶未盡。短短八十分鐘的秀,若要問我觀後感,第一反應自然是同一個高頻詞——震撼。無論是北方秧歌、京劇《三岔口》之精彩演繹,還是作為壓軸戲的喜慶中華舞獅,抑或“說書俑”復活般的大軸陝北說書演繹,視聽效果都相當炸裂,絕對值回票價。順手翻看宣傳冊時,一個熟悉的名字躍入眼簾,我瞬間醍醐灌頂!原來,那個一開嗓就令我折服的歌手,那個癡迷於吹笙的音樂人,那個從未大紅卻兩度奪得格林美音樂大獎的才子吳彤,竟是《澳門2049》的音樂總監,整場秀中《呼麥 · 縹緲》、《苗歌 · 空靈》、《秧歌 · 數控》、《唱書 · 源起》的作曲、改編都由其參與……怪不得,這場跨界之秀的音樂效果亦堪稱盛宴。

或許,不久之後我會再去二刷《澳門2049》,獨享八十分鐘暢遊非遺之境的心靈旅途。

蟲不語

2025-02-12 蟲不語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92900.html 1 (文化生活)八十分鐘暢遊非遺之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