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深圳珠海考察收穫豐
高開賢:做好粵澳規則對接
澳門立法會參訪團自前日起前往深圳和珠海,開展為期兩天的考察活動,並於昨晚返回澳門。立法會主席高開賢在總結時表示,今次考察收穫豐富,認為立法會未來需思考如何在澳門和大灣區城市的規則對接、制度銜接和協同立法等方面發揮作用。
了解高新科技發展
參訪團一行參觀了比亞迪、大疆、華為等知名高新科技企業,了解高新科技及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態勢;考察了市政服務中心的便民利民數字化措施,並與深圳及珠海市立法機關交流立法經驗及合作。
高開賢總結時表示,此次考察收穫豐富,首先開闊了議員的眼界,見識了深圳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民辦高新科技的發展,以及利用高新科技服務社會的新方法。這為澳門發展帶來啟示,認為澳門應加強與內地合作,利用國家高新科技的成果,促進自身發展,提升公共管治和服務水平,為居民帶來更多便利。
橫琴先試協同立法
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圍繞“一點兩地”戰略定位持續推進大灣區建設,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開賢表示,今次是第七屆立法會首次赴深圳及珠海交流,澳門和大灣區城市的規則對接正處於探索階段。未來規則對接過程中,如何發揮好澳門“一國兩制”優勢,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需要澳門和灣區城市不斷探討和研究,尤其是利用橫琴平台先行先試,加強協同立法。
他提到,深合區目前多採用內地的法律及制度。舉例如澳門食品在內地目前只能按照內地標準生產,難以完全體現“澳門製造”,只能算是“澳門設計、澳門監製”。未來,深合區如何利用澳門在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自由的優勢,仍需兩地不斷探索,甚至創新制度。
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時並提出,健全政府與立法會協同立法機制。高開賢認為,立法會作為監督政府的機構,未來可進一步了解政府在深合區的具體方案,並向政府提意見,甚至與政府研究共同制訂新法律,以推進社會發展。他形容這一過程環環相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