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把握機遇乘發展東風
一場匯聚領軍企業家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十七日在京召開,再將民營經濟推至時代聚光燈下,座談會傳遞的信號清晰而有力,為民營經濟發展大派“定心丸”。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猶如一陣強勁東風。習近平強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並表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這為民營企業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動力,也進一步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開放以來,它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二○二四年九月底,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數量超過五千五百萬戶,民營企業佔比穩定在百分之九十二點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民營企業佔九成半;二○二四年我國外貿百分之五十五點五來自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廿四點三三萬億元。數據表明,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新時代以來的快速發展,我國民營經濟已經形成相當規模,佔有很重的份量,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機遇空前。社會生產力不斷躍升,為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消費結構升級,促使民營企業加快產品與服務的迭代升級;教育科技事業快速發展,高質素人才不斷湧現,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
毋庸諱言,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但都是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問題,是暫時的、局部的。隨着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產業的不斷升級,民營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展現出了強大的活力。如在人工智慧、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民營企業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創新實踐,推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主席去年底在視察澳門時指出,要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安定祥和局面,集中精力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不斷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國家着力推動民營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澳商澳企更應發揮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積極參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投資、推動四新產業,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大有可為,為國家高質量發展大顯身手。
今年,是貫徹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開局之年,澳門企業應把握機遇,積極創新,勇於開拓,用好用足中央系列惠澳政策,聚焦經濟適度多元,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在澳門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實現自身的價值,為澳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