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奕龍冀簡化琴澳運藥審批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羅奕龍表示,當前琴澳兩地在醫療服務銜接方面仍面臨挑戰與障礙,認為應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簡化審批流程,推行“一次申報、聯合審批”模式,提升審批效率。同時,在現有科研用途物品跨境運送機制的基礎上,就臨床醫療用途物品建立相應機制,從而促進兩地醫療機構協同發展。
羅奕龍認為,當前琴澳兩地在醫療服務銜接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與障礙,如兩地在醫療技術規範及藥物使用標準存在差異;因需內地多個部門的協調配合,導致將澳門使用的疫苗擴展至深合區使用的申辦手續繁瑣;因受限於《出入境特殊物品衛生檢疫管理規定》,令衛生站抽血樣本未能及時送往澳門化驗,影響常規抽血服務等。
多方審批手續繁瑣
儘管在“港澳藥械通”政策下,對於臨床急需、已在澳門上市的藥物,經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批准後,可進入大灣區指定的醫療機構內使用,為包括疫苗等在澳門已上市的生物製劑在內地使用提供政策便利。現時衛生站雖可透過“港澳藥械通”,令本澳疫苗等生物制劑供深合區澳門居民使用,但因審批工作涉及多個部門令有關的申請手續變得繁瑣。
羅奕龍認為,應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簡化審批流程,推行“一次申報、聯合審批”模式,提升審批效率,為包括本澳疫苗等生物製劑在深合區供澳門居民使用提供進一步便利,從而助力營造趨同澳門生活的環境。同時,在現有科研用途物品跨境運送機制的基礎上,就臨床醫療用途物品建立相應機制,在確保生物安全的前提下,透過設置“閉環”、“點對點”或建立“白名單”等方式,放寬醫療業務和檢驗工作所需物品的琴澳進出口限制,促進兩地醫療機構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