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正開始反噬美國
中國“智造”知名品牌近日發佈了一款全景相機,可三百六十度全景拍攝、自動隱藏自拍杆等創新設計,令包括美國在內的極限運動和數碼愛好者追捧,紐約粉絲凌晨三時就開始排隊搶購。此情此景,令人觸動,恐怕也是特朗普政府萬萬沒想到的。
外媒報道,在紐約的一家商店外,凌晨三點便排起了長長的人龍,隊伍中的美國人裹着厚毯子,有的甚至席地而坐打盹,然而他們臉上卻滿是期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瘋狂搶購的並非蘋果等美國本土大牌新品,而是來自中國的全景相機。這款相機憑藉出色的性能與超高的性價比,一經在海外市場推出,便迅速收穫了極高的關注度,無論是極限運動愛好者,還是普通的攝影發燒友,都對其青睞有加。這一現象,無疑是對美國政府發起的關稅戰的一記響亮耳光。一再說明,在很多領域,一批中國企業不僅能製造,更能“智造”;不僅能跟跑,更能領跑,已經在科技創新上形成了強大且不斷增長的全球競爭力。
自美國政府揮舞關稅大棒,試圖通過提高關稅來打壓中國商品進口、保護本國產業、減少貿易逆差,便天真地以為能在這場貿易博弈中穩操勝券,讓美國“再次偉大”。現實卻給了美國政府沉重一擊,關稅戰帶來的反噬效應正讓美方陷入重重困境。
從經濟層面來看,美國政府正面臨巨大的壓力。一方面,關稅的增加直接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長期以來憑藉物美價廉深受消費者喜愛。如今,為了維持利潤,美國進口商不得不將增加的關稅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以服裝、電子產品等日常消費品為例,美國消費者明顯感受到了價格的攀升,這極大地壓縮了民眾的消費能力,進而影響到美國國內的消費市場。美國零售業協會資料顯示,自關稅戰開始,美國消費者每年在日常購物上的支出平均增加了數百美元,這無疑給普通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經濟負擔,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也隨之滋生。
物價上漲是普通人的切膚之痛,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越來越多美國網友討論起帳單上出現的“關稅附加費”。無論是提前囤貨,還是湧入中國電商平台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反映的都是美國消費者的焦慮恐慌。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警告稱,美國正在推進的加徵關稅措施,或導致二百萬人失業,每個家庭損失五千美元以上收入。事實上,美國消費者面對的,不僅是漲價的商品,更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美國密歇根大學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四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四個月下跌,創下二○二二年六月以來的最低值。
美國政府在關稅戰中,可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政府若想擺脫當前的困境,就應正視現實,摒棄貿易保護主義,通過平等對話與合作來解決貿易爭端,而非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