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資本電競夢醒
自二〇二二年以來,電競業界就一直進入調整期,戰隊裁員、贊助撤退、上市公司股價暴跌,因此當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透過Savvy Games Group豪擲十五億美元收購ESL Faceit Group(EFG)時,整個電競產業為之振奮。原先業界期望“電競寒冬”可以被沙特的石油資本拯救,但在EFG最新公佈的財務報告中,這個假想似乎不太現實,今期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份對電競業界前途帶來啟示的報告。
首先來回顧一下EFG的主要業務,主要分成兩部分,包括來自原先ESL的賽事製作及內容授權,以及來自FACEIT的遊戲匹配平台伺服器及訂閱收入。其中FACEIT的業務在二〇二三年錄得大幅下跌,主要是因為《CS2》的推出令到大量用家轉移去使用Valve官方的平台,不過憑着反作弊系統優勢及更穩定的伺服器,大部分流失的玩家在幾個月後就陸續回歸,FACEIT仍被視為比官方匹配系統更公平的環境,而且還充當了人才孵化器的角色。收入下跌更加顯著的原因,是東歐地區因為俄烏戰爭導致訂閱與廣告收入下降,兩大電競重鎮的收益目前仍未恢復至戰前水平,而停戰談判的不確定性也令該地區的業務復蘇遙遙無期,影響EFG整體收入。
另外在商業層面上,二〇二三年其中最大的單一開支是以一點九億美元收購了電競數據分析及賽事運營平台Vindex,以及其持有的賽事製作公司Esport Engine。它們的核心業務是以直播技術、串流媒體服務、內容創作去為遊戲廠商和消費者提供賽事及行銷解決方案,包括Twitch Rivals和Fortnite世界盃等都是由Esport Engine負責,換句話說就是直接用錢收購了ESL在美國的的競爭對手,實現壟斷。不過這單原先被美國電競業界認為是白武士出手救市的交易,在短短半年後就變了調,EFG表示由於預算緊縮,在二〇二四年把Vindex的投資減值一點五億美元,Vindex的加州團隊幾乎全被裁撤,業務也轉移至俄亥俄州。同時行業的毛利率也大幅下跌超過三成,主因是觀眾的胃口被養大,對賽事的要求愈來愈高,這點也呼應了筆者早前對電競行業燒錢換流量做法的疑問。
除了業務經營的困難之外,最令人擔憂的是廣告收入下降,包括能量飲料和科技公司等的傳統大贊助商都縮減贊助額。而且僅百分之三十贊助合約可以維持三年以上,對比起其他傳統體育項目如籃球 / 美式足球等有超過八成都是一簽就三年以上,電競行業的營收穩定性仍舊很差。
EFG的財報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即便有沙特的資金加持,電競產業的結構性問題也無法用金錢解決。相較於足球、籃球等成熟運動產業,電競的商業模式仍顯單薄,未來幾年相信電競產業將經歷痛苦的去泡沫化過程,活下來的不會是最有錢的,而是變現能力最強的。沙特的資金只能延緩死亡,但不能創造奇蹟。電競需要找到自己的NBA,而不是期待下一個白武士金主。
撒力斯、龍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