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侵華日軍一百二十八萬人向中國投降。
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和九日,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圖為原子彈在長崎爆炸時的情景。
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六日,香港舉行受降儀式。中國政府派遣以潘華國 為首的軍事代表團抵港,會同英國夏愨中將接受日軍投降。圖為受降現場。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根本性轉折的有利形勢下,中國戰場於一九四三年秋季起逐步轉入戰略反攻。圖為毛澤東和朱德在研究對日反攻作戰。
一九四五年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二日,蘇、美、英三國在德國柏林附近的波茨坦舉行會議。七月二十六日,美、中、英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蘇聯對日宣戰後,也聲明成為公告簽署國。
一九四五年八月九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號召進行全國規模的反攻。
一九四三年九月三日,意大利代表和盟國代表秘密簽訂停戰協定。九月八日,美英盟軍在意大利南部薩萊諾地區登陸,意大利宣佈投降。圖為意方代表在西西里島錫拉庫札附近的盟軍司令部,簽署停戰協議。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儀式在台北公會堂(後更名為中山堂)舉行。被日本佔領五十年之久的台灣以及澎湖列島,重歸中國主權管轄之下。這成為抗日戰爭取得完全勝利的重要標誌。
一九四二年十月至十一月的阿拉曼戰役是北非戰場轉捩點。圖為英軍從阿拉曼向德軍、意軍發起進攻。
《日本投降詔書》
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舉行。
一九四五年九月十三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與蘇聯紅軍一起接受了古北口地區日軍的投降。圖為受降儀式。
一九四三年十月三十日,中、蘇 、美、英在莫斯科共同簽署了《關 於普遍安全的宣言》,中國作為世 界反法西斯重要國家之一出現在世界舞台。
偉大勝利 民族復興轉折點
經過十四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宣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宣告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這個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堅定了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自由、解放的意志,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征程。
本報記者 報道
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我們要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牢記中國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勳,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懈奮鬥,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