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政協會探討文遺保護
【本報消息】為慶祝澳門歷史城區榮列《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於前日在會址舉辦“澳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二十周年紀念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講座”,特邀故宮博物院“太和學者”趙強和澳門城市大學創新設計學院副教授黃廣擔任主講嘉賓,圍繞文化傳承之道與世遺保護等議題作分享演講。
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王建峰,旅遊局長文綺華,文化局文化遺產廳代廳長何卓鋒,澳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秘書長孫振鴻,副會長胡達忠、歐潤光,學習調研委員會主任葉桂平、副主任劉成昆,以及聯誼會理監事、各界青年代表逾一百人出席。講座由聯誼會學習調研委員會副主任陳冰冰主持。
深化數字保護傳承
葉桂平致詞表示,澳門憑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探索出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文化遺產保護路徑,為全球文化遺產事業提供寶貴經驗。立足長遠發展,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深化數字化保護與活態傳承,以技術賦能建立完善的遺產監測系統,推動高校實踐教育;二、強化多主體協同治理機制,構建政府主導、學術支撐、社區參與的多方協作平台;三、拓展區域合作與國際交流,借鑒中埃聯合申遺經驗,打造中西文化對話平台。
趙強以《濠鏡基石:克拉克瓷與澳門世遺二十年》為題開展演講,從全球史視角重新審視克拉克瓷,深入剖析如何以海上貿易巨利奠基鋪就澳門歷史城區的誕生之路。
探預防保護新路徑
黃廣就《澳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探索與守護》為題分享,闡釋澳門以濱海建築物為主的世界文化遺產面臨的海洋侵蝕風險問題。其團隊依託智慧風險地圖技術開展有關研究,旨在構建大灣區文化遺產智慧風險評估體系,探索預防性保護創新路徑。通過技術賦能文化遺產持續性發展,為其他濱海文化遺產智慧風險評估起示範引領作用。
劉成昆總結發言中指出,申遺成功二十周年之際,更需深刻領悟:世界遺產是澳門獨特的競爭優勢之一,也是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