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5年09月13日
第A06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研討會促設施管理建養並重

討研會與會嘉賓合照

“結構全壽命周期管理研討會”昨舉行

結構全壽命周期管理成城市可持續發展關鍵

研討會促設施管理建養並重

【本報消息】澳門土木工程實驗室主辦,澳門科學館合辦的“結構全壽命周期管理研討會”昨日舉行,邀請內地與本地業內專家、學者參與報告及討論。澳門土木工程實驗室董事會主席區秉光表示,當前建築與橋樑等基礎設施的全壽命周期管理,已成為影響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課題。隨着城市發展從大規模建設逐步轉向精細化營運,未來工程行業將聚焦既有建築的維護、健康監測、修繕加固及可持續利用,故此系統提升結構運維管理水平、推廣先進監測與檢測技術、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至關重要。

研討會昨日上午九時於科學館會議中心舉行,區秉光,澳門科學館館長邵漢彬,澳門土木工程實驗室會員大會主席劉振滄,立法議員邱庭彪、梁鴻細、胡祖杰,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會長莫志偉等出席。

推長效養護理念

會上,區秉光發表“結構全壽命周期管理思考”專題報告,報告總結國內外經驗與實踐,系統性梳理影響結構壽命的關鍵因素,並提出多項提升管理水平的戰略建議。

報告提及全球基礎設施管理已轉向“建養並重”模式,美、日、歐等地已將全壽命周期管理納入法規並推行長效養護理念,中國亦通過完善規範、政策引導及實施危橋改造與房屋養老金等制度積極推動該模式落地。

區秉光指出,初始建造成本過低的方案不利於結構壽命,應從全壽命周期的維度統籌考慮營運、保養、維修、改建等總成本,擇優選擇建造與維修方案。大灣區工程行業過去數十年高速發展,未來工作重心將逐漸從新建轉移至檢測、管養與維修,澳門需結合本地工程特點,盡早制定適合本澳的檢測與管養工作計劃,積累更多寶貴數據,及時掌握重要民生工程的工作狀態,防患於未然。

2025-09-13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434188.html 1 研討會促設施管理建養並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