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頭部隊
看完九三閱兵,那些昂揚威武,整齊有序的軍容確實令人敬佩。這也令我想起每年幾百萬隻遷徙的候鳥大軍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澳門的鳥季通常在十月開始,翌年的四月結束,這意味着從十月開始,就會有大量候鳥遷徙來到澳門渡冬或過境。雖然候鳥大軍在九月還未到,但少量的先頭部隊就會到來,其中一種就是今期的主角“山鶺鴒”。
山鶺鴒(Forest Wagtail)屬鶺鴒科山鶺鴒屬的鳥類,又稱為“樹鶺鴒”或“林鶺鴒”,顧名思義主要是棲息在山林或樹林的鶺鴒。其體長約十六至十八厘米,雌雄鳥羽色相同,頭至上背整體呈暗綠褐色,眉紋白色,過眼線及虹膜暗褐色。嘴粉褐色,上嘴略灰,下嘴略淡。喉至上胸白色,胸部有二條寬大呈月牙形的黑色胸帶,上帶呈T字形,而下帶於中間斷開。飛羽及覆羽黑色,在黑色翅膀中有二條粗大的白色翼帶,非常醒目,特別是在飛行時。下體白色,脇部略沾黃褐色,尾羽灰褐色,腳淡肉色。
山鶺鴒主要棲息在山地森林、次生林、混交林和開放林地,亦偶見於有水域的林緣地帶,尤其偏好陰暗的樹林底層及有大量落葉的地面,因為昆蟲較多,容易覓食。常單獨或成對在樹林林道、小徑或林緣活動。在地上覓食時,身體會不停地左右搖擺,時停時急步走;停棲時,尾羽也會不停地左右擺動,跟其他鶺鴒上下擺動不同,也是唯一會在樹上築巢的鶺鴒鳥,十分獨特。其主要以昆蟲為主食,例如蝗蟲、鞘翅目昆蟲、蛾類及幼蟲等,也吃蝸牛、鼻涕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
山鶺鴒在澳門屬稀少的過境遷徙鳥,一般會在九至十月分批到來,主要在路環各郊野山林出現,例如九澳東北步行徑、相思林徑(本文圖片正是攝於此)、路環步行徑都有記錄。其難見的原因除了數量少及逗留時間短外,另一原因是其橄欖綠色系十分融入林下環境中,所以更難看到。此外其警覺性也高,稍為接近就會飛離原地到更遠更安全的地方,所以拍攝時不宜急速移動,最好選擇在其靠近的方向趴在地面等待,以減少其戒心及取得較好的角度。
悠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