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劇場多元人才
演戲空間繼往開來
演戲空間近月來接連舉辦各類型活動,透過製作原創戲碼、戲劇培訓等多元形式,致力開拓劇場表演的空間與探索更多新的表演形式,以及進一步加大力度培育劇場所需的複合型人才,提高社會各界對表演藝術的關注。
會長張奕錡表示道,“演戲空間自二〇一二年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小劇場年度藝術交流計劃’,促進澳門與其他地區戲劇文化交流,亦透過製作各種不同類型的原創劇目,與各界攜手在戲劇藝術探索中共同進步。今年七月,演戲空間與澳門戲劇社共同製作‘黑盒劇場演出計劃2025’《色》,讓戲劇愛好者有更多學習、實踐及演出的機會,共同推動澳門劇場的多元化發展;此外,我們亦與多個藝團聯合主辦‘戲徑無限2025校園戲劇聯演’,集合五所本地中學戲劇組作品輪番上演,為對戲劇感興趣的學生提供一個展演平台和機會,呈現校園戲劇創作道路上的無限可能。”
演戲空間向來重視戲劇教育工作,今年以來,先後舉辦了“表演訓練探索工作坊”、“藝術通達服務——劇場視形傳譯工作坊”、“廣播劇製作及錄製工作坊”等活動,滿足不同人士的發展所需。張奕錡表示,“在表演訓練探索工作坊中,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來自丹麥‘歐丁劇團’的國際表演大師Carolina Pizarro擔任導師 ,透過肢體和聲音等系統性訓練,讓學員重新了解和探索身體的各項可能性,此次活動吸引十多位本澳、香港、深圳的學員參與;在劇場視形傳譯工作坊中,教導學員透過肢體、表情、空間與意象的轉化,打破‘聽’與‘聾’的界線,讓戲劇成為所有人共感的頻道,更好推動‘全民通達’劇場的發展;在廣播劇製作及錄製工作坊中,我們有幸邀得黃穎駿、譚淑霞、林進一分別擔任編劇、發聲、錄製班的導師,傳授廣播劇製作及錄製的基本知識,共同享受創作帶來的樂趣。”
張奕錡又稱,“演戲空間經過十多年努力,已逐漸發展成為一支為戲劇夢想冒險與衝刺的團隊。很高興在追夢過程中遇到了一班很合得來的伙伴,共同創造了很多珍貴又難忘的回憶。未來在不斷發展的同時,會繼續堅守初心,為澳門的戲劇藝術發展做好薪火相傳工作。”
文:花生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