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完整預防保護政策
呂綺穎倡增青少普法意識
【本報消息】近期政府相關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本澳青少年“走水”及犯罪案件均呈上升趨勢。立法議員、婦聯總會副理事長呂綺穎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合作,為青少年樹立正確價值觀與法治意識,通過普法教育、家庭與學校教育聯動,建立更完善的未成年人政策體系,積極預防青少年犯罪。
呂綺穎引用數據指出,今年首十個月,當局共查獲一百○八名十八歲或以下青少年涉及“走水”,同比大幅上升六點七五倍;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達七十七宗,上升百分之八點五,涉及青少年一百二十二人,增幅為百分之三十七點一,亟需關注。青少年犯罪或偏差行為的成因多樣,包括家庭經濟壓力、學業負擔、好奇心驅使,接觸網絡不良信息等。
她指出,內地近年先後完成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及《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特別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確立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與司法“六大保護”,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未成年人保護制度體系,體現新時代國家高度重視青少年成長。
澳門在預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應結合本地社會實際,建立緊密的預防網絡。在政府層面,除參考內地系統性法律法規,檢視本地相關法律是否有優化空間,還可通過制訂兒童發展綱要、兒童發展目標等頂層設計,構建完整的預防與保護政策體系。教青局、警方、海關等部門應加強與學校及社團合作,擴大普法覆蓋面與影響力,不僅面向學生群體,也強化教師培訓與家長教育,使教師與家長能在日常教育場景中,持續傳遞正確的法律意識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