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5年11月16日
第A07版:澳聞
澳門虛擬圖書館

河池文旅產業融合帶動就業

媒體團參觀河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

團員走訪百香果基地

媒體感受非遺 領悟發展成果

河池文旅產業融合帶動就業

“二○二五境外媒體河池、來賓行”活動今續於河池市舉行,先後走進金城江區、羅城仏佬族自治縣,從非遺文化體驗到走訪鄉村振興產業基地,亦參與民俗風情活動,全方位感受河池文旅融合、產業發展與文化傳承的獨特魅力。

(河池十五日電)

生態區助就業增收

媒體團首先前往金城江區文體中心,在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非遺項目展示展演活動中,觀摩體驗敲銅鼓、打扁擔、舞草龍等非遺項目,感受非遺文化的鮮活生命力。主持人介紹,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區是廣西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也是全國唯一以銅鼓文化命名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近年,生態區從多維度做好系統性保護、傳承與發展工作,帶動相關產業七十萬餘人就業增收,富民惠民成效顯著。隨後,團員與當地歌王學唱壯族山歌,悠揚曲調中體驗壯族文化風情。

一行亦走進河池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與銅鼓文化(河池)生態保護區非遺美食體驗館,通過圖片、展陳、文物數字化展示等,了解河池非遺概況,以及非遺技藝與美食背後的文化內涵。

百香果年銷逾千萬

午後,媒體團前往羅城仏佬族自治縣,在天河鎮北安村古毛屯千畝百香果基地內,記者們採訪調研,詳細了解百香果產業規模、種植技術及帶動村民增收的情況,探尋河池鄉村振興的產業發展路徑。基地負責人吳源洪介紹,基地充分依托本地生態優勢,採用“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因地制宜發展黃金百香果特色產業。二○二四年,基地累計種植“欽蜜九號”品種黃金百香果一千畝,畝產約三千斤,年銷售收入可達一千多萬元。經過多年的品牌打造與宣傳,目前天河黃金百香果已發展成天河水果小鎮對外的一張靚麗名片。

其後,媒體團前往四把鎮棉花村,在棉花天坑羅城非遺剪紙技藝展示館,與非遺傳承人交流,了解剪紙技藝如何與旅遊融合實現活態傳承。當晚到獨特的懸崖書店參觀,書店依傍懸崖而建,採用木質結構與玻璃元素搭配,保留自然的原始韻味,又具有現代感。一行亦參與民俗篝火晚會,體驗獨特的仏佬族風情。

本報駐北京記者 鐵怡 報道

2025-11-16 本報駐北京記者 鐵怡 報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446078.html 1 河池文旅產業融合帶動就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