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評人料今季恆指目標三萬點
【本報消息】由大西洋銀行主辦的“大西洋銀行二○二六投資前瞻分享會”昨舉行。有講者認為,港股未來仍有上升空間,建議投資者選擇不同板塊的投資組合作部署,減低風險。
分享會昨日下午二時半假澳門旅遊塔舉行。香港著名股評人沈振盈、安聯投資大中華基金業務副總裁劉智仁分享美股、港股及環球巿場的分析,講解投資部署。
大西洋銀行執行董事楊劍文致辭表示,全球經濟格局持續演變,巿場正面臨利率政策及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在挑戰和機遇並存時刻,投資者更需要具備前瞻性部署,希望透過分享會幫助投資者掌握巿場方向,搶佔先機。
沈振盈分析今年及明年港股表現時提到,港股自今年初至今升6,000點,目前正處“牛巿二期”階段,未來仍有上升空間。其中科技股板塊表現會更突出,因綜觀環球的科技股,港股相關板塊仍屬“便宜”,資金流向潛力較大。
對於港股今年第四季的看法,他認為“牛巿二期”階段下仍有漫長升浪,且成交漸增,投資者策略不妨“Buy and Hold(買入並持有)”。此外,由於內地經濟向好,但香港經濟差,港股主力是中資股,因此資金會繼續湧入內地及香港股巿,預計第四季恆指目標達28,000-30,000點。
美股科技板塊亮眼
劉智仁表示,今年投資巿場風暴主要來自中國及美國,雖然美股波幅不小,但一支獨秀,不少投資者均有獲利,其中科技板塊最亮眼。巿場對AI及AI設備需求大增,帶動相關股分上揚。美國經濟增長、失業率在今年首十月表現正面,整體仍有很多優質資產集聚於美股,之後更會擴展至非科技板塊,但未來波動及風險並存。
他稱,由於美股現階段同樣不算“便宜”,不少股分的價格更偏貴,但以中長線投資作部署,部分企業仍值得留意。建議投資者的投資配合配置,可以多元化方式尋求收益和資本增值,例如股債混合,又可利用高收益債券和可轉換債券緩衝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