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換屆之際諮詢憂日後推翻重做
群力:都更政策應具延續性
【本報消息】群力智庫昨日下午舉行座談會,討論正在公開諮詢的《都市更新法律制度》法案。群力智庫副理事長陳家良建議把業權百分比單獨立法,相較推動整部法案立法會更容易。理事梁彥邦指出,祐漢舊樓有部分住宅單位用作商業用途,但諮詢文本並沒有提及該種情況的補償,希望政府關注並考慮解決方案。
“強拍”引司法訴訟
座談會昨日下午三時在澳門網絡媒體會址舉行,由陳家良及梁彥邦主持。運輸工務司司長掛帥的都更會正在進行都市更新的研究報告,預計年底公開諮詢,但行政法務範疇卻“搶閘”公開諮詢,再者現時“都更法”諮詢文本建議降低業權百分比,但下任特首認為降低業權百分比或“強拍”,易引起司法訴訟,建議由政府墊支重建,再向業主收取建築成本。
陳家良認為,兩個範疇的司長應共同推動都市更新的立法。現正值新舊政府交替之時,倘現屆政府所作的都更諮詢及立法,無法為來屆政府所用,日後推翻重做,則費時失事,主張政府政策應具延續性。
殘舊樓宇業主難尋
重建業權百分比是推動都更的關鍵,陳家良表示,重建需百分百業權行不通,應考慮按樓宇情況下降業權百分比,如五十年以上的殘舊樓宇,業主難尋,可否把業權百分比降至七成?又主張參考“暫住房及置換房”、都更公司、稅務優惠等法案的作法,把業權百分比單獨立法,相信會較整部法案更易推動立法。並建議以祐漢作為都更試點,推出“都市更新先導計劃”,試行都更方案,為日後推動更大範圍的重建積累經驗。
賠償商舖定住宅?
梁彥邦關注有部分祐漢舊樓住宅單位現用作商舖使用,倘日後視為住宅補償,會降低業主參與重建的意願,而視作商舖賠償,則與住宅補償的估價相距大;相信該批單位將成為推動都更的難點之一,希望政府關注並考慮解決方案。
諮詢文本建議降低重建業權百分比,有意見擔憂出現強徵,對不願參與重建的業主保障不足。梁彥邦以祐漢逾五十年樓齡的舊樓為例,指樓宇日久失修,對入住的居民已造成影響,應該以整體利益為考慮,但不代表不保障其他業主。當有爭議時,可透過仲裁機制等解決問題。仲裁裁決較法院裁決時間快,且具法律效力,但前提是要有足夠透明度及鼓勵居民自願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