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就首階段貿易協議達共識
美暫緩加華貨關稅
【本報綜合報道】據新華社十二日消息:十月十日至十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在華盛頓舉行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
雙方在兩國元首重要共識指導下,就共同關心的經貿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建設性的討論。雙方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匯率、金融服務、擴大貿易合作、技術轉讓、爭端解決等領域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討論了後續磋商安排,同意共同朝最終達成協議的方向努力。
將草擬首階段協議
據中央社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十一日宣佈美中就首階段貿易協議達共識。美方對於新一輪貿易磋商指出,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將在未來三星期內草擬完成,並且在簽署第一階段協議後,隨後開始展開第二階段磋商。
這一輪磋商結束後,美方承諾延後原定本月十五日對中國二千五百億美元商品上調關稅至百分之三十,但已經加徵的產品關稅仍在。今年九月十一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佈將推遲加徵中國商品關稅。他稱,將加徵二千五百億美元商品關稅的決定推遲到十月十五日。原先這批商品的關稅將從十月一日開始由百分之廿五提升至百分之三十。
華加碼購美農產品
對於第一階段的協議,美方還披露,中方允諾很快會加碼購買美國農產品,一年採購量高達四百億至五百億美元,並指雙方在匯率方面達成共識,一旦簽妥協議,考慮將中國從“匯率操縱國”除名。
此外,中方將就如何管理人民幣匯率列出指引、向外國金融服務機構進一步開放市場和加強保護美國公司知識產權。
特:將與習簽協議
據美媒報道稱,對於最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的結果,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露稱,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正式簽署儀式,會面可能在智利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談期間進行。
去年三月,中美兩國進入貿易爭端,並在去年五月展開第一輪的部長級磋商,但仍於去年七月開始相互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最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是第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是繼今年七月三十、卅一日後,時隔兩個多月再次舉行的部長級磋商。劉鶴行前曾表示,“中方此次抱着極大的誠意而來”,願意推動磋商取得積極進展。
對於新一輪中美貿易磋商,《環球時報》社論指出,中美為達成最終協議還有大量工作要做。過去的經驗表明,那樣的干擾經常很活躍,中美雙方都需要定力。未來仍有不確定性,中國還是要淡定地看待目前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