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3日
第B04版:澳聞

多渠道宣教防電騙

多渠道宣教防電騙

電話詐騙時有發生,騙徒手法離不開假冒速遞員、海關或內地公安機關等伎倆,且受害者大部分為大學生,損失金額為數不菲,情況讓人擔憂。

警方近日接獲多宗電話詐騙案舉報,日前有三名在澳就讀的內地大學生均墮入“公、檢、法”騙局,指有重要公函尚未提取,誤信涉及洗黑錢。為表清白,騙徒要求各事主銀行帳戶內需有一百五十萬人民幣作審查,並要求透過銀行多次轉入指定戶口,三人共損失四百五十萬。

防範詐騙應以預防為先,當局應對電話詐騙已不斷完善有關工作,《網絡安全法》亦將於十二月下旬實施,正研究手機實名制等,或可減少相關案件的發生。當局除了聯合社區、學校透過不同渠道加強宣傳、提高預防電騙意識外,亦可邀請受害人通過“不露面、聲音經處理”等方式,透過學校廣播講述被騙經過,提醒其他同學如遇同樣情況須提高警惕,以防受騙。接到來歷不明的電話,要倍加謹慎,切勿向任何人透露個人資料;如騙徒直呼事主真名及提供真實的個人資料,不要輕信且堅持否認不是本人,不宜多言。大學生亦要多關心新聞時事,主動了解防罪資訊,時刻保持警覺,降低受騙機會。

蔓 華

2019-10-13 蔓 華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877.html 1 多渠道宣教防電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