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活《攀登者》主角
胡歌有登高峰經歷
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和《攀登者》三部電影主導下,今年內地國慶檔期電影票房已創下近五十億人民幣的新高。前晚《攀登者》舉辦北大專場放映活動,主角吳京、張譯、胡歌驚喜亮相,分享拍這大片的感受。
前晚於北京大學放映特別場的大片《攀登者》,受到大學生們的歡迎,身為電影出品人的任仲倫於映後座談時直言,將《攀登者》主角們最後一次集體活動的落腳點放在北大,只因“北大”二字。
談及為何憧憬與北大學子直接對話時,吳京表示:“最近《攀登者》聽到了很多的聲音,很複雜。但我還是想聽一聽更多的聲音,北大是思想碰撞的地方,還有最專業的民間登山組織山鷹社,我們《攀登者》劇組也來北大學習一下。”張譯則娓娓道來:“北大是最牛的大學,有全國最牛的學生,這些青年有着最時尚、最質樸的靈魂,我們這個電影特別想聽一聽大家的意見,你們的意見對我們這部電影非常重要。”胡歌深切感慨道:“雖然我沒有實力憑分數考進北大,但今天能夠和這部電影一塊來,我覺得很榮幸。第二個原因,是今天的主題是攀登者正年輕,無論是台上的你們,台下的你們,包括任總我們都還年輕,只要有攀登精神的人,就是年輕人。”談到如何詮釋好戲中楊光這個角色時,胡歌坦言:“楊光這一角色原型入物夏伯渝,在一九七五年登山時失去雙腿,他在去年五月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義肢登上珠峰的人。我演這角色前,把網上能夠找到有關的採訪和資料都找出來了,我在他的身上獲得了非常多的能量。我希望大家通過楊光這個角色更多地了解夏老。”同時,胡歌還透露自己也有多次登山經驗支持:“我之前有登過西藏啟孜峰,我也經常去高原,去的地方條件艱苦,登山的難度也很大。之前有登山的經歷,在塑造的過程中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另外,吳京的兒子原來是胡歌的粉絲,吳京笑言曾為囝囝追星,向胡歌索取簽名,怎料被拒絕,胡歌拒簽名的原因是:“你的兒子都沒有前來索取,為何我要簽名呢?”令吳京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