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3日
第C03版:藝海

挑戰山峰的武俠感

《攀登者》劇情眞實吸引

挑戰山峰的武俠感

——談《攀登者》

兩齣主旋律電影在國慶日同日上映,《我和我的祖國》在內地大收,但在港澳不及《攀登者》。後者着重通俗性,重現我國攀山者登上珠穆朗瑪峰的艱險血淚,有血肉人性與驚險動作,整體引人入勝,成績較前者出色。

影片前奏是一九六○年,吳京等多位攀山好手成功登上珠峰,但過程有傷亡,攝錄機也掉失,沒有證據,不被世界承認,幾人亦被下放,猶如落難英雄。張譯飾演的攝影師,因無法拍出登峰證據而愧於國家,後來擔任登山隊副指揮。為了盡早成功登頂而罔顧別人性命,造成更多傷亡,內疚更深,他針對年輕攝影師的訓練,體現其急躁的內心。張譯並非主角,卻是全片寫得最有力的人物,反映了全片描寫人物重於常人感性,並非為了祖國光榮而拋下血肉人性。即使最後吳京成功登頂,沒有高叫愛國口號,只為了死去女友而痛哭,完全人性化,因此影片名為《攀登者》而非《攀登英雄》。

全片有動有靜,有登山亦有愛情,吳京與氣象研究員章子怡之間的愛情,含蓄傷感。後段兩人透過對講機的生死相許對話,略嫌煽情,卻有為愛犧牲的偉大,浪漫動人,除此還有井柏然與藏族少女之戀,同樣生死相許。

監製徐克、導演李仁港皆是武俠片迷,曾合作過《黑俠》,後者更拍過《阿虎》、《錦衣衛》等動作片,講求動感影像。今次兩人再度合作,有着兒女情長、落難反彈、自我犧牲的武俠感,幾場攀山遇難戲猶如飛簷走壁的武俠招數,拍出人與環境相鬥的招過招;中段攀山隊在深夜遇上風暴,眾人互相緊扣,在急墮下保着性命,避難後還要捱凍過夜,過程艱險真實;後段同樣在雪崖中飛墮保命,同樣影像凌厲,激烈吸引。

全片在主旋律下拍出仿荷里活片的通俗性,有着西片《終極天險》與《絕嶺雄風》的影子,技術上雖與荷里活有距離,但逼真驚險,保持吸引的娛樂性。這種娛樂性始終是香港導演擅長,內地導演相對較弱。本片拍攝攀山場面難度大,並講求節奏感,還要兼顧主旋律與內地電檢制度,難度更大,比起李仁港過往的古裝武俠片更具氣魄與視野。

lhaio@yahoo.com.hk

小 也

2019-10-13 小 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945.html 1 挑戰山峰的武俠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