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的迷惘
在小紅書上,有很多回國的留學生發帖說“找不到工作”、“只有我沒offer嗎”……有些人覺得現實太殘酷,有些人雖然還在讀但也壓力山大,有些人已經躺了好幾年……他們都在訴說着自己的無奈、困惑、迷惘、焦慮。
前陣子,一位美國留學生在社交平台發佈了一條視頻,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他在視頻裏表示,自己留美五年花了一百四十萬元,但是回國後大部分企業給他開出的底薪都是四千元左右。其中一個企業的老闆表示,可以給他開四千五,多開五百塊,還是看在他是美國海歸的份上。想着自己在美國五年吃的苦和所學的知識竟然只值五百元,他特別不忿。
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海歸留學生比國內高校畢業生更有競爭力,他們也往往能在求職中更勝一籌。說起來,每一個中國家庭,似乎都有出國留學鍍金的執念,因為早年的留學生吃足了海歸的紅利。時至今日,情況卻在發生改變。報告顯示,去年下半年以來,積極在國內尋找工作機會的海歸人才規模同比增長百分之一百○三。
如今的社會,真的是瞬息萬變。如果按照以往的經驗去培育孩子,按照固定的模式幫他們選擇發展的方向,很大可能會完全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出國留學,不意味着回國就能風風光光,享受着與別不同的紅利。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完成學位,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終身學習,才是應對未知未來最好的武器和鎧甲。
千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