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見鹿
在塔石體育館舉行的“秋季書香文化節”明天就要結束了,我策展的“鹿鳴呦呦——玉藝薈三人展”今日已是最後一日展期。這個微型專題展覽,展出了由商代至漢代的廿六件古代玉鹿真品。我以李白的“樹深時見鹿”來形容這次展覽的難得,這種緣份並非能時不時出現,所以,只能以“林深見鹿”來形容這份驚喜了。
鹿鳴呦呦,出自《詩經》,雖然下句並非“求其友聲”,但在安靜和平的環境中,呦呦鹿鳴便是呼朋喚友聲了。所以,這個展覽的目的並不在於“騷哥利”(雖然不少參觀者都這樣說),而只為以玉會友、觀摩欣賞、交流學習。
在港澳台為數甚眾的玩玉友、收藏家中,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型:玩原石的,例如和田籽料;玩古玉的,以明清玉器為主;玩高古玉的,上至石器時代、下至漢唐。各種收藏當中,有賞玩的、也有投資的成份。玩高古玉的話,除了要了解玉石知識,更要認識古代歷史、文化、禮制及考古等知識;明清玉器以形質工藝之美令人賞心悅目,高古玉則以人文藝術內涵而令人入迷,懂得欣賞高古玉的端正肅穆古樸淳靜,才能夠深入領略美的內涵,故而才有高古玉是玩玉的象牙塔之譽。
可幸的是,今次展品雖少,欣賞者眾,不少人更表示是首次看到這樣的古代玉器展,首日展出時,有數位中學生聽我導賞大半小時而意猶未盡。這是因為這樣的高古玉專題展在公立博物館、民間組織也甚少見;私人收藏的相信為數不少,但公諸同好作展覽、藉以推廣傳統文化藝術的機會亦不多。期待藉此抛磚引玉,同類的展覽越來越多。
花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