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胃腸炎伴嬰幼兒驚厥
近期小兒急性胃腸炎病例數明顯增加,大多表現為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但個別患兒除了嘔吐、腹瀉外,還會突然出現抽搐情況,這可把家長們嚇壞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疾病,臨床稱為“輕度胃腸炎伴良性嬰幼兒驚厥”。
輕度胃腸炎伴良性嬰幼兒驚厥,是一種在胃腸炎的特殊狀態下出現的驚厥發作症狀,但不是癲癇,也不是熱性驚厥,主要由病毒直接感染大腦或通過病毒感染介導的免疫機制引起大腦輕微、短暫性損害所致,與輪狀病毒及諾如病毒感染關係密切。
該病以秋冬季常見,多發生於既往健康無驚厥史的六月齡至三歲的嬰幼兒身上,多表現為輕度胃腸炎症狀:早期有噁心、嘔吐,少數患兒嘔吐頻繁而劇烈,部分患兒可同時伴有低熱,隨即出現腹瀉,多表現為水樣便。這病症多在病程三天內突然發生無熱或低熱驚厥(體溫≤38℃),伴或不伴輕度脫水。抽搐表現為意識喪失(叫不醒)、雙眼上翻、口吐白沫、面色發青、四肢僵硬,持續時間一般為數十秒至兩三分鐘,很少有超過五分鐘,病程中發生一次至多次驚厥。
孩子突然發生胃腸炎相關的驚厥時,家長要保持冷靜,將患兒側臥或使頭部偏向一側,以防止誤吸,切勿掐人中、塞東西進嘴裡、強行搬動和按壓肢體等,以免給孩子造成二次傷害。同時應觀察、記錄孩子驚厥發作的情況及時間,如有條件,可用手機錄像以便醫生判斷,並緊急送往醫院就診。
輕度胃腸炎伴良性嬰幼兒驚厥,是一個自限性疾病,一般無需長期使用抗驚厥(抗癲癇)藥物治療,臨床上只需要在急性期給予對症處理即可。主要是止驚(就診時有驚厥發作或出現反覆驚厥發作、長時間發作),預防和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及保護胃腸黏膜,調節腸道菌群,止吐瀉等對症處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輕度胃腸炎伴良性嬰幼兒驚厥會發生認知損害與神經、精神的異常,且日後癲癇的發病率較低(包括腦電圖檢查多無癲癇波出現),故不需長期使用抗驚厥(抗癲癇)藥物,多無後遺症及併發症,家長無需過度擔心。
陳 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