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少兒爲澳争光
文、圖:子 凡(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上月下旬,蕭邦國際音樂節暨第三十二屆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比賽全國總決賽,在河北省廊坊市舉行,吸引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多位優秀琴童參賽,陣容鼎盛。其中來自澳門地區的幾位琴童表現出色,不負重望,獲取佳績。年僅九歲、小四學生杜彥妮榮獲專業一組亞軍,將作為首位澳門學生代表中國出戰今年五月在波蘭舉辦的總決賽,與同齡者競逐榮耀。
龍綺欣名師出高足
“蕭邦國際少年兒童鋼琴比賽”俗稱“小蕭賽”,是由波蘭政府指定的莎法尼亞蕭邦音樂中心主辦的國際賽事,長期受到海內外琴童及家長乃至導師們等廣泛關注。上述賽事,多位獲鋼琴家、音樂理論家、教育學者龍綺欣指導的琴童同獲佳績。其中的杜彥妮由於表現出色,榮獲專業一組亞軍。
兒童組方面,年僅五歲、在香港就讀小一的曾柏騫在兒童A組中勇奪第一名,全面展示實力與音樂天賦。年僅六歲、小一學生黎雅文在兒童B組中也獲得第一名,充分展現優秀琴童的風采與精神面貌。年僅十一歲、小六學生郝思涵則在少年A組和蕭邦練習曲組中榮獲評委特別獎,讓她更覺有自信,將不斷挑戰自己,尋求更大突破。
多名琴童的共同導師龍綺欣是“科班出身”,為澳門首位土生土長的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術科考官及主講官。早年在澳門青年音樂比賽中屢獲佳績,榮獲第廿一屆“文化局大獎”及囊括該屆五項組別冠軍。大學期間主修鋼琴演奏,副修古鋼琴、作曲及指揮,現為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及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演奏院士,並為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博士。
她積極創作並演奏澳門作曲家作品,近年熱衷於音樂及教育研究,現任教於澳門理工大學、香港演藝學院及澳門演藝學院,並為大灣區藝術教育協會會長。
恩師逐一點評學生
多名學生獲取佳績,龍綺欣表示非常欣慰,共通點都是得到父母鼓勵,在幸福家庭中長大。即使父母工作很忙碌,但總會抽空陪伴孩子習琴,並一起外出運動,共同放鬆心情。提到杜彥妮,龍綺欣讚賞她是個自律的孩子,很自覺習琴,希望她日後保持習琴的熱度外,也能多到一些如藝術館或博物館等地方汲取能量,尋到更多音樂靈感,繼續堅持走自己的音樂之路。
談到郝思涵,龍綺欣認為她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希望她多欣賞其他著名音樂家之作,多參考別人之長處。黎雅文感情很豐富,是一位冷面小琴童,希望日後能有更大作為。現年五歲的曾柏騫,是專門從香港來澳門習琴的學生。在河北完成比賽後,他一家人轉赴北京科學館參訪,也參觀了北京天安門,當收到第一名的通知後,感覺很夢幻,心情激動,說未來會繼續努力。
龍綺欣坦言,擔當幾位琴童導師後,深有體會,希望孩子們能多學習有關澳門作曲家如區師達、林樂培及林品晶之作,各人皆受過中西文化薰陶,寫下多首佳作。林樂培及林品晶更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外出深造,也會自然而然地在作品中融入諸多澳門元素。琴童通過演奏這些作品,料會有進一步的啟悟。
首位澳生出戰波蘭
杜彥妮父母稱,女兒能在比賽中脫穎而出很不容易,份量很重,作為父母,深感欣慰。見到孩子每一次都專心比賽,投入演奏,父母內心也很激動,希望她樂在其中,享受比賽,充分展示能力。彥妮五歲起習琴,有此選擇,緣於某次聚會上見到同學彈琴,因此而着迷,之後便安排她去學琴,輾轉找到龍綺欣學藝,緣份也。她現時逢周末上課,僅一小時,進行一對一教學。作為父母,只要女兒對鋼琴有熱誠,肯堅持,一定會支持她到底,給予最大的資源,希望音樂能成為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及快樂的源泉。
彥妮赴波蘭出戰,父母定必陪伴左右,給予鼓勵,希望能獲取佳績,為學校、為澳門爭光。女兒有此成績,與導師的嚴格訓練分不開。孩子每天完成作業後,即爭取時間練琴,期間需要把習琴過程拍錄下來,再傳送導師點評,希望她精益求精,不斷有所突破。彥妮說,未來會更加努力,爭取在波蘭總決賽中表現更好,奪取佳績。
他們特別提到,杜彥妮同時每周跟隨澳門知名鋼琴家、龍綺欣胞弟龍志恆習琴,獲兩姐弟傾囊相授,使其琴技及對音樂的理解得以昇華。
黎雅文母親稱,孩子三歲開始參與音樂啟蒙班,加上自小受父親耳濡目染,很自然地愛上學琴,同樣輾轉找到龍綺欣擔任導師。孩子獲獎,黎太直言很感恩、很滿足,畢竟要在群英中奪取佳績絕不容易,衷心感謝導師過去給予指導,循循善誘。孩子現時所就讀的學校,也很重視推動音樂教育,對其成長很有幫助。平日會讓孩子多聆聽包括蕭邦或李斯特等作品,讓他多接觸,多感受,提升音樂感悟力。
加強營造習琴氛圍
就讀小六的郝思涵稱,在台上演奏時,心理關很重要,會全力克服。平日也會去觀賞一些音樂演奏會,向別人取經。很快就要升讀中學,父母都很鼓勵並支持她繼續學習鋼琴,覺得澳門的音樂文化氛圍很好,相信女兒長大後定會有所成就。
談到關於孩子的未來,杜生、杜太及黎太都對自己的孩子充滿期待,會全力支持孩子繼續習琴,不斷尋求更好的發展。杜生、杜太認為澳門社區的“音樂養份”仍需加強,希望文化當局未來能在社區舉辦更多不同主題及規模的音樂比賽,鼓勵更多孩子參與,共同促進成長。此外透過官助民辦方式,可考慮在社區、學校或活動中心等大型空間舉辦音樂工作坊或演奏會,讓琴童展所長,自覺愛上音樂,並融入生活之中。
黎太也希望澳門的文藝氛圍可以再濃厚一些,要一下子像歐洲地區那樣舉辦街頭演奏會,不可能,但亦不妨朝此方向不斷調整及優化,共同為社區營造濃濃的音樂文化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