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5年02月16日
第C07版:澳門街
澳門虛擬圖書館

構建步行城市

構建步行城市

田中泓

日前在報上看到新聞,東北大馬路的行人天橋開始施工,而根據網上資訊,在旅遊網站Skyscanner公佈的二○二五年度全球最佳步行城市(walkable cities)中,澳門入選亞洲九大最佳步行城市,成為中國唯一的上榜市。該評審指標包括步行分數、城市面積、景點數量及步行距離、無障礙通道等等。

其實,澳門的面積不大,尤其是在澳門半島或在氹仔城區,半小時的步行能到達大部分的範圍,例如從塔石到新馬路,途步經白馬行街能半小時到達,乘車返而需要繞過若翰四世大馬路、殷王子馬路才能到達,而且,該段路經常塞車。

當然,在澳門街上步行也要看天氣情況,如果夏天炎熱或遇下雨天,步行的體驗未必良好。另外,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長時間的步行。因此,要成為步行城市,需要適當加設設施、優化步行的環境。

政府近十年進行了一些建設,包括雀仔園街市後到東望洋街的行人電梯、東望洋斜巷到羅理基博士大馬路的步行系統、高士德馬路到外港的行人隧道,在氹仔基馬拉斯大馬路的大型行人天橋,這些都能為步行創造條件。

在舊城區,大三巴街、賣草地街到議事亭前地是具有廿多年歷史的行人專用區,氹仔官也街是另一個行人專用區,其設置也超過十年。還有一些是時限性的,例如在望德堂區的和隆街、福隆新街。

農曆新年期間,氹仔官也街一帶成為行人專區,在遊客集中的地方實施期限性的行人專區,能提供安全的步行環境。據報道,今年吸收了去年的經驗,在氹仔的行人專區加設特設的車輛,以解決行動不便人士的出行,這樣人性化的措施,不但照顧了遊客和商戶,也考慮了居民的生活,這可以成為在其他街區實行特定時間行人專區的參考。

構建良好步行環境不單是為了旅客,其實,如果多一些居民選擇步行出行,除了可以減少車輛的使用,還可以透過步行改善身體狀況,尤其現代城市人長時間留在辦公室工作。因此,建設步行城市也是有益於人口的健康。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2025-02-16 田中泓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93702.html 1 構建步行城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