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5年03月09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衆藝館)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

“她打開一本書,因為書本,就是她生命河上的羊皮筏子。”西西不只一次為紙張——書寫、閱讀的載體尋根究底,將自然界的樹皮、羊皮這些紙的祖先帶到當下的場景,沉思着文字、書在當下社會發展下的身世,而她總相信閱讀與書,總可以領人險渡每道順流逆流。

作為一個三十多年的劇場老客戶,近年走進劇場,都感念起“場刊”。二三十年前,澳門不像現在那麼容易接觸劇場資訊,學習不同地區、歷史時期的作品,於是場刊裡的文字就是觀眾與作品之間的“羊皮筏子”。時間久了,寫在羊皮的記錄都是劇場與當時社會的文化連結。然而,今日劇場界都是環保分子,電子場刊常常取代了紙本場刊,儀式感與翻開書頁,變成了掃二維碼。

“……正像並非每戶人家家中都有摺疊在牆角的羊統,也許,在生命的激流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渡船,甚至有些人幸運,能夠登上挪亞的方舟,避過洪水。”只要內容充實,不管紙本還是電子場刊都是一種載人渡河的“羊皮筏子”。只是電子場刊經常在演出過不久後就消失於虛空,比現場演出更無情。

印刷就比較好嗎?我不確定了,有時會覺得印刷出來就得於斬樹,至少要花點心思才勉強對得起自然環境。例如該有的資訊就要有,而不只是同學錄那樣只有演職員的帥照與往績,基本沒做好的通常是演出夠長的戲,沒有寫好演出時長,如果像演莎劇等名著,中譯者是誰也是個不應忽略的關鍵。然而,在急逼的製作期裡,場刊考慮的卻原來只是如何向資助單位、支持商家交代,用場刊橫渡生命激流的是演出單位自己,不一定是觀眾了。我想,做劇場真的很累。“但她不免為許多人憂傷,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永不沉沒的水上交通工具,仍然只有古老的羊皮筏子。”

踱 迢

2025-03-09 踱 迢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97751.html 1 (衆藝館)羊皮筏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