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5年04月30日
第C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為誰辛苦為誰甜?

為誰辛苦為誰甜?

時下很少見到赤腳的人了,走到街上,一望而知哪些是本地原居民,哪些是內地的遊客。而遊客中,只要一望已知哪些是農民,或者以前是農民,但他們都沒一個赤腳的。同以往不同,不久的以前,還有赤腳的,縱使是醫生,也有赤足的,或許至今在農村還有赤腳的。

曾經有過這樣的分別:赤足的養活了穿鞋的人,而穿鞋的人又養活了穿靴的。這種現象最突出的是行伍中。不過,好像沒有赤足大兵,他們都穿草鞋,因為這班丘八,全部都是被捉來的所謂壯丁。以上這種情形是內戰時期,蔣介石的“南斯拉夫(臨時拉夫)”政策。

讀唐人羅隱的詩,看到動物世界中也有以勞力所得,盡付他人享受的,那詩的題目只一個“蜂”字,詩是七言絕句: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首詩咏蜜蜂之辛苦,來比喻農民的勞動成果,全被剥削階級所掠奪,而農民落空。

時下使用手機普遍,看到的故事往往排斥“農村來的”,姑無論他離開農村多久,總之就是對“農村人鄙視”,欺詐他們,這比起“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更不堪。

記得以前,農為正業,僅仕高於它,而讀書人曰“臭老九”,蓋所謂“九儒十丐”。其實這些都是偏見,職業無分貴賤,都是互相調協、互相分工。試問一位達官貴人,能擔任垃圾工人嗎,同樣,一位垃圾工人也不是“官才”。

冬春軒

2025-04-30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408083.html 1 (筆雯集)為誰辛苦為誰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