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5年09月13日
第B08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橘園種玉)冬翁不再豛字紙

冬翁不再豛字紙

冬翁即劉樺,吾輩之長輩,故而人尊稱之樺叔,然其不樂;強稱之為樺仔,大喜;曾用筆名曰佳話,常用筆名曰冬春軒,故坊眾咸呼之冬翁。據冬翁自述,“冬春軒”實乃“篤出血”之俗轉雅,篤本豛,又或厾;冬翁為其澳日專欄日寫一文,每晚更深夜靜就開始在稿紙上豛、督、篤,不為豛背脊,只為路見不平,要一針篤出血。

冬翁本為廣東番禺人,生於荒歲,長於戰亂;兩度徙居海外,前後逾三十載。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冬翁自南洋賦歸故土,自此寄寓濠上,重操故業開機印刷;澳門文學青年自此得其惠蔭,得以力所能及的價格印刷諸如文學小書、雜誌、宣傳單張等等,余亦為其中一分子。

猶記千禧年後不久,與數名古物同好者欲印一本小冊子。時與冬翁初識,不免靦顏商詢印費,冬翁反問吾等能付幾何?結果商定以吾等所籌數百元資金作為印費;吾等自是大喜過望,惟不知冬翁所虧何數。

冬翁在南洋曾為報界中人,見盡世態炎涼,賦閒濠江後難忍技癢,從“次文化堂”至“筆雯集”,引經據典縱橫開闔,粵俗俚語信手拈來。先後結集書冊包括《雕蟲集》、《世說新聲》、《鼓枻滄浪》、《蘭蕙亭隨筆》、《天地玄黃》、《行吟宅畔墨花香》、《百家姓考》。於吾而言,紙上花繁,尤堪記者毋如“勿執於雅、不流於俗”,於做人於寫作,不啻空谷跫音,銘記於心。

冬翁日寫一文,筆下莊諧並重,金句從未缺席,吸引男女老少粉絲無數,一眾文友更以與“樺仔”相聚為樂。難怪冬翁越活越年輕,筆隨歲月老,心隨友情少,不知老之將至,不覺百歲期頤;於澳門日報六十七周年報慶作者聚會上,陸社長隆而重之,宣告冬翁封筆。

半生憂患,嬉笑怒罵筆雯情;

樂享期頤,春秋不老冬春軒。

花 語

2025-09-13 花 語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434293.html 1 (橘園種玉)冬翁不再豛字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