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聚羊城把脈澳門發展大局
張勇:建設灣區推一國兩制新實踐
“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昨日在廣州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澳門等地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回顧澳門基本法的實踐成功歷程,暢想未來發展新願景。
本報記者 古楨輝 報道
堅守一國善用兩制
全國人大常委會港澳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勇強調,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應有之義,正在進行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國家戰略,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也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本次研討會由中山大學主辦,張勇,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鄧中華,全國政協委員、中大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理事長林武,澳門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廣東省港澳辦副巡視員鄧永忠,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港澳學術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出席了中大學人館舉行的開幕式,中大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何俊志主持開幕式。
澳門成就有目共睹
張勇致詞表示,在即將迎來澳門回歸二十周年之際,本次研討會總結“一國兩制”成功經驗,展望澳門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更好的發展,非常有意義。
圍繞會議主題,張勇現場分享澳門“一國兩制”實踐的三點體會:一是澳門回歸以來,社會上下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這已經成為澳門特區政府和廣大市民的普遍共識和行為準則,為“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和有力的社會環境。
二是澳門回歸以來,澳門特區堅決維護中央全面管治權,同時積極履行主體責任。與此同時,澳門特區積極用好高度自治權,上下同心有序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不斷健全法律體系,積極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三是回歸以來,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據統計,澳門生產總值由一九九九年的五百多億澳門元,增長到去年的四千四百多億澳門元,實現跨越式發展,人均GDP躍升至世界前茅。他指出,正在進行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也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
林武稱,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主要有三點重要經驗:一是澳門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的重要動力;二是嚴格按照基本法辦事,這是澳門民主法治發展的根本保證;三是澳門經濟發展成效顯著,成為了彰顯“一國兩制”生命力的重要亮點。
關注新時期澳發展
他希望從事澳門研究工作的專家學者,積極關注新時期澳門發展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為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更多理論的智力支持。
本次研討會還設置了主題發言和分論壇兩大環節,與會代表分別從經濟與發展、社會和歷史、傳媒與文化、政治和法律等不同領域積極發言,圍繞“一國兩制”在澳門實踐獲得的成功經驗和面臨的機遇挑戰深入研討,既深化了理論與實踐共識,又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面臨的相關問題提出了更具針對性、更接地氣的建議,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思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