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文書展里斯本開幕
反映十七至十九世紀澳門面貌
【本報消息】文化局訊:文化局澳門檔案館與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合辦的“漢文文書——東波塔檔案中的澳門故事”展覽,十月八日在葡萄牙里斯本東波塔國家檔案館開幕,由葡萄牙書籍、檔案館及圖書館總局長拉薩爾達(Silvestre Lacerda)、澳門檔案館長劉芳主禮,氣氛熱烈。
“漢文文書”是由清代澳門中文檔案連同原件的葡文譯本和發文底稿共三千六百多件文件組成,是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館藏的清代澳門地方檔案文獻。為申報《世界記憶名錄》,更名為“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一六九三年至一八八六年)”,並先後於一六年和一七年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和《世界記憶名錄》。
見證世界歷史進程
這批檔案反映清代澳門的社會狀況、人民生活、城市建設和商業貿易,還反映當時澳門在世界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記載着發生在澳門卻關乎中國、葡萄牙,甚至印證世界歷史重要進程的故事。展覽曾於去年在澳舉行。適逢今年中葡建交四十周年及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是次展覽透過兩地檔案部門友好合作,實現資源共享,為促進中葡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澳門駐里斯本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柯天蓮、中國駐葡萄牙大使館文化參贊李季、澳門國際研究所主席黎祖智、伊比利亞美洲國家組織主任林寶娜(Ana Laborinho)、前澳門文化局長布嘉麗(Gabriela Pombas Cabelo)及檔案專業人士和研究人員等出席開幕儀式。“漢文文書——東波塔檔案中的澳門故事”展覽由十月九日至明年二月八日在里斯本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展出,歡迎有興趣人士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