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視野 找準定位 立足本地 統籌謀劃
鄧中華四建議促澳謀長遠發展
出席“一國兩制”在澳門的實踐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鄧中華,在開幕式上提出四點思考與建議,推動澳門更好地謀劃未來發展的大文章。
借灣區破發展瓶頸
一是開拓視野,提高戰略。黨的十九大把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因此,研究澳門和謀劃澳門的發展,要有大視野、大情懷和大格局,既要深入澳門看問題,又要跳出澳門看問題。不僅要把澳門的發展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國家發展戰略中,還要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歷史進程中。
二是找準定位,抓住機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澳門與內地互利合作的最前沿和新時代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着力點。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與以往國家對澳門發展的定位是一脈相承的,符合澳門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因此,在謀劃澳門未來發展時,要順應大勢,及時抓住大灣區發展的機遇,揚長避短,努力突破澳門發展瓶頸,將灣區所需、澳門所長,國家所需、澳門所長有機結合,實現澳門更大發展。
落實適度多元發展
三是立足本地,發揮優勢。回歸以來,澳門不僅具備了自由開放的體制,特別是與葡語系國家有着得天獨厚的密切關係,更擁有背靠內地實現“一國兩制”的最大優勢,使澳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要客觀認識到,澳門的發展受到不少因素的制約和束縛,比如澳門屬於海島型微型自由經濟體,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澳門地域狹小,自然資源匱乏,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科技專才較為缺乏。因此,澳門的發展一定要發揮好自身的特色和優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特色產業,在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道路上邁出堅實腳步,而不是貪大求全,照搬照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做法。
居安思危穩步推進
四是統籌謀劃,穩步推進。二十年來,伴隨澳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澳門社會一些長期形成的深層次問題逐漸顯現。謀劃澳門未來的發展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要圍繞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發展問題,以及澳門長期穩定這一主線統籌謀劃,理順思路,科學制訂體現澳門自身優勢和潛力的政策。同時要將解決當務之急和處理影響澳門長遠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深層次問題,分清主次輕重,有序推進,確保澳門穩定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