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3日
第C07版:閱讀時間

澳門文學,中國故事

《美麗澳門》 主 編:澳門基金會、中華文學基金會 出 版 社:作家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澳門文學,中國故事

——《美麗澳門》總序

二○一九年,是澳門的喜慶之年。澳門人民正滿懷熱情,積極準備,迎接回歸祖國二十周年這個重要和美好的日子。澳門的作家詩人們則以他們多年來創作的優秀作品,向祖國人民和澳門人民彙報,向這個喜慶的好日子獻禮。這些優秀的詩歌、散文、小說作品由澳門基金會、中華文學基金會、作家出版社編輯成集出版,起了一個非常好的題目:《美麗澳門》。這部作品展現出澳門作家群的精神風貌,展現出澳門當代文學的新成果,也展現出澳門文化的新形象。這部作品的問世,是澳門文化建設的一件大事。

二十年前,莊嚴的國歌第一次在澳門奏響,五星紅旗第一次在澳門上空飄揚,所有的人都在心中祝福:澳門的明天會更美好。二十年來,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指引下,澳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文化進步,鑄造了務實、包容、奮進的“澳門精神”。澳門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為我們國家改革開放,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了重要貢獻。所有的事實都在充分證明,澳門人民完全有信心有力量有智慧,建設自己美好的新生活,開創自己輝煌的新歷史。二十年前的真誠祝福,在今天變成了美好現實。澳門新的現實,為澳門文學提供了豐富充足的創作資源,呼喚着澳門作家詩人們去熱情深入,積極表現,創作出能夠反映澳門新生活的優秀作品。澳門的作家詩人們也正是在時代生活感召下,開創出澳門文學新的局面。

讀《美麗澳門》中的許多作品,能讓人高興地看到,澳門作家詩人們沒有辜負澳門人民的期待。他們勇於擔當起時代的責任,積極投身澳門新的生活,在感受生活中獲得創作靈感,生動反映澳門經濟社會生活各個層面的變化,生動反映結束漂泊歷史,回到祖國懷抱以後澳門人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突出表現了澳門人民對“一國兩制”方針的熱情擁護、積極支持,表現澳門人民愛國愛澳的自豪感,表現澳門人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創造精神,從而更好地塑造出澳門人民新的形象,弘揚澳門精神,講述澳門故事。澳門文學正是在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努力之中,不斷得到時代思想力量的推動,不斷得到發展和進步。今天的澳門文學,陣容強大,實力雄厚,是澳門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澳門文化建設中的一支貢獻率很高的重要力量。

《美麗澳門》跳動着澳門作家的赤子之心,表現出對祖國對家鄉深厚的情感。澳門文學是中華民族文學大花園中的一朵美麗之花。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澳門作家詩人和澳門人民一樣,身在澳門,心向祖國,苦苦等待着回到祖國懷抱的那一天。 先生“母親,我要回來”的詩句,喊出了澳門人民的心聲,表達出一個詩人對祖國母親的深情。今天,澳門作家詩人們更是以奔放的情感、飽滿的思想和精湛的藝術,把他們心中“回來”的感知盡情盡心地抒發。書中收錄不少澳門作家詩人回到祖國內地觀光旅行的詩歌、散文,都是描寫祖國的高山、大河、草原、大漠、鄉村、城鎮和風土人情的作品,我們能從字裡行間中讀出作家行走在祖國大地上那種新奇、熱愛、激動、嚮往、思念的心情,讀出作家詩人和內地作家一起感受生活、思考國家民族命運的心態。這種情感自然而然,無縫對接,反映了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澳門文學從來都是中華民族文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祖國文化的血脈聯繫從來沒有中斷過,內心的靈魂依然被祖國母親保管着。回歸祖國後的澳門,新文學更是自覺融入和參與中國當代文學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融入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血脈之中,共同抒寫着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故事。

《美麗澳門》講述着一個個生動的澳門故事,讓我們讀到一個真實的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歷史命運以及獨特的經濟社會關係,形成了澳門獨特的文化。多年以來,人們對這種獨特文化本質的認識一直被獵奇性商業性的文學所誤導、所妖魔化。真實的澳門到底是甚麼樣,澳門人怎樣生活,在很長的時期裡,人們了解得並不多。澳門文學評論先生說,好多外面的作家不懂澳門,不懂澳門人,只靠獵奇,靠通俗文學的模式去編造。這樣寫不出真實的澳門、真正的澳門。他的觀點支持着澳門本土的作家詩人們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寫出真實澳門、真正澳門人的時代任務。《美麗澳門》的多數作品,都是以澳門普通民眾的生活為內容。描寫他們怎樣過日子、怎樣討生活;描寫他們的吃喝拉撒、家長里短、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愛恨情仇;描寫風土人情、民俗社會關係、多國多民族文化交融溝通、文化傳統的繼承與變革。就這樣,一個真真實實的新澳門在詩人、散文家、小說家的筆下漸漸清晰起來,一個有血有肉、活力無限的新的澳門形象一點一滴塑造出來,呈現在世界的面前。只有讀到真實的澳門,才能真正認識澳門,品出澳門的詩意和魅力,感受澳門的美。

《美麗澳門》文字雋秀,格調清新,思路開闊,內涵豐盈,反映出澳門文學優雅的氣質和高貴品質。澳門是一座古老的傳統城市,也是一座文化包容度很高的城市。近代地緣政治經濟文化格局的調整變化,凸顯了澳門商業文化的重要地位,形成了濃郁的商業文化氛圍。然而,澳門文學能脫穎而出,一枝獨秀,和商業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澳門基金會主席、文學家吳志良先生說,澳門的作家詩人淡泊名利,心無雜念,不受誘惑,自由從容,潛心思考,守望着文學的精神和理想,捍衛着文學的尊嚴與品格。這是澳門文學的品格和價值所在。讀《美麗澳門》裡的這些詩歌、散文、小說作品,確實能夠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思想境界和精神品質。澳門文學對理想精神的守望與追求,作為一種創作思想,也應當引發內地的文學深入思考。

有個文化現象值得注意,澳門這個土地面積三十平方公里、六十五萬人口的小城市,卻活躍着上百位的作家詩人,每年創作大批的文學作品和文化產品。其中,有不少作家作品產生了全國影響。《美麗澳門》一書就收錄了幾十位作家的作品,展示了澳門文學強大的陣容。從文化的層面看,澳門文學人口的比例遠遠超過內地許多地方,凸顯出獨有的優勢。這個現象說明,一個文學的澳門正在孕育。生活激活文學,文學照亮生活。文學澳門一定會深刻影響澳門人的文化生活,也一定會大大提升澳門的文化品質,塑造出新澳門的生動形象。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澳門新的歷史又將展開,澳門又會有新的故事。我們相信,澳門文學一定會跟新的歷史結伴同行,講述更精彩的澳門故事,講述更精彩的中國故事。還是那句話:澳門的明天會更美好,澳門文學的明天會更繁榮。

是為序。

鐵 凝

2019-10-13 鐵 凝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971.html 1 澳門文學,中國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