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1月04日
第C12版:蓮花廣場
澳門虛擬圖書館

工時減少生產力不跌反升之探討

工時減少生產力不跌反升之探討

四天工作制是一種工作場所或學校使其僱員或學生,每星期上班或上學四天而非傳統的五天的一種安排。這種安排既有可能是因為彈性工作制,亦有可能是為了減少成本。

一、世界各國的實施概況

1.美國

二○○八年,美國猶他州州政府公務員開始執行每星期一至星期四工作四天,每天工作十小時的安排。通過政府機構在星期五一天的關閉,猶他州政府期望可以減少在電費、供暖費及公車油費等費用上的運營成本。許多美國地方政府已執行四天工作制較長時間。

2.英國

英國70家公司共3,300多名員工開始試行每周四天工作制,試行時間為六個月。本次試驗得到英國政府支持。報道稱,這是全球對這種新工作模式的最大規模嘗試。試驗以“100:80:100”模式開展,即參與者獲得100%的薪水,工作時間縮短至80%,但工作產出仍為100%。

3.西班牙和冰島

西班牙也借新冠疫情的時機,試行企業每周上班四天政策。另外,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議會及該國政府由二○一五至二○一九年,進行為期四年的每周休息三天的實驗,觀察在支付同樣工資的情況下,減少工時對勞動環境有何影響。實驗參與人數超過2,500人,佔冰島總勞動人口1%。研究員指出,大多數人的工時由每周四十小時減少至約三十六小時。結果顯示,多數工作場所的生產力維持相同或提升,讓工會開始協商新的勞動模式,目前已有86%的工作領域實施或承諾薪資相同,但減少工時的政策。

二、實施四天工作制的好處

對於上述有國家試驗實施每周上班四天的政策,結果顯示多數工作場所的生產力維持相同或有提升,筆者對此結果沒有懷疑,正如非營利組織“全球四天工作日”的首席執行官喬·奧康納稱,“隨着我們從疫情中走出來,越來越多公司意識到,競爭的新領域是生活質量;縮短工時、注重產出的工作方式,是帶來競爭優勢的工具。”另外,據報荷蘭亦有研究機構曾用了四年試驗短工作周,結果表明,更短的工作時間裡,工作產出一樣,幸福感更高,倦怠感更少。筆者認為,從正面的角度來分析,倘若一個機構的員工每周上班四天,即意味着每上班兩天,便可獲得至少一天的假期,如果員工懂得運用,便可以有充分的作息時間,其次可利用這天的假期與家人享天倫之樂、處理一些私人事務,以及多參與一些個人愛好和興趣,相信這對員工的身心健康百利而無一害,從而有助提高員工的生產力和對機構的歸屬感。對整體社會而言,工作人員多了一天的假期,可促進內部消費,有助推動內需。

三、在本澳實施需有創新思維

然而,筆者認為,從現實的角度分析,現時要在本澳全面實施每周上班四天的政策,基本上是不可行的,甚至可以說天方夜譚。首先是澳門社會相對保守,對於新事物普遍採取觀望的態度;其次,由於涉及工作日數和時數的減少,顛覆了現時本澳社會的工作模式,相信都不會獲得政府和私人企業僱主的贊成;加上現時在世界上只有數個國家推行,缺乏全面數據支持其成效。因此,要在本澳社會實施此等新事物或制度,難度應該頗大。只能期望一些有膽識和遠見的企業主,可試行每周上班四天的政策,好處不單止有益於員工的身心健康發展,亦有助企業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

筆者還記得在回歸前,當時澳葡政府宣佈實施五天工作制,當時隨即引來本澳社會各界的議論和反對,但隨着時間的過去,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現時均已推行了五天工作制,社會整體的生產力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很大的影響。

本澳回歸後,除了政府,很多私人企業也已實施了五天的工作制。因此,筆者在此寄語政府和各大企業的僱主,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鑰匙,對於新事物的可行與否,關鍵是勇於嘗試和科學的驗證。

新 生

2023-01-04 新 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36933.html 1 工時減少生產力不跌反升之探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