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友良英
這個月的重頭音樂會,首推大友良英帶領他享負盛名的自由爵士五重奏在內地的巡演。他不只是享譽國際的日本音樂家、日本即興音樂和地下音樂的代表人物,同時是一名與華人世界淵源頗深的電影配樂家。大友的音樂史,可看作日本實驗音樂史近半世紀的縮影。這次五重奏成員除了大友,還包括鼓手芳垣安洋、低音提琴手水谷浩章、小號手類家心平與長號手今込治,全都是日本公認的厲害樂手,他們濃密高度飽和的聲音含量與強大自由能量,勢必精彩可期,令人期待。
大友曾說過:“我自己最喜歡的還是極端的實驗音樂。我非常不喜歡一種原教旨主義(fundamentalism)的東西。比方說,我喜歡流行音樂就一概排斥其他音樂,喜歡實驗音樂就完全否定其他音樂。伴隨我長大的是日本的流行音樂、搖滾、爵士和中國的流行音樂。因此我一直非常尊敬它們,一方面我喜歡噪音、實驗音樂,但是我同時也非常喜歡流行音樂、爵士、搖滾。我不想反對任何東西,我不想給任何音樂加上一種既定的範疇。”
的確,很多人開始認識大友是因為他在實驗、噪音方面的實踐,但後來更多人認識他是因為電影配樂。從《女人,四十》、《虎度門》到《她和他的戀愛花期》、《海女》、《犬王》、《藍色大海》、《亂步地獄》等。假如你想對大友良英有更多了解,他那本自傳性音樂隨筆集《我成長的音樂時代》相當值得一讀。前幾年內地出了中文譯本,書中大友從音癡又不會樂器的少年,逐漸被牽引進入音樂世界,從歌謠曲、流行樂、搖滾樂、自由爵士到噪音音樂……當中交織着詼諧逗趣的成長故事,讓人想笑又想哭,喜歡音樂的朋友一定很有共鳴。
子 嬰
 
				 
				 
				
				 
					